美國哈佛大學發布最新研究指出,許多孕婦在懷孕期間會避吃海洋魚類,怕魚體中的汞會傷害胎兒,但其實孕期不吃魚有更大機會引致早產,且不利孩子大腦發育。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哈佛陳曾熙公共衞生學院早前與丹麥醫學機構聯手研究,從「丹麥全國生產中心」取得96,000名丹麥兒童的資料;又分析1996年至2003年間,丹麥國內懷孕34周早產(即34周前分娩)孕婦,以及348名「足月」分娩孕婦的血液樣本,發現早產孕婦血液中的奥米加-3(omega-3)脂肪酸濃度過低,該脂肪酸天然來源為鯖魚、鳳鱭、鮭魚和金槍魚及鱈魚等海洋魚類。但近期坊間有意見認為,海洋魚類中的汞含量高,對孕婦有不良影響。
研究指出,許多孕婦怕海洋魚類中含有汞,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完全不吃,科學團隊將孕婦們血液中的奥米加-3脂肪酸濃度分為5組級別,濃度最低者早產風險是最高者的10倍,次低者早產機率則多出2.7倍,因此建議女性懷孕後宜多補充奥米加-3脂肪酸避免早產,若擔心吃海洋魚類含汞風險,可以選用魚油補充劑替代。
有關研究已刊登在國際科學雜誌《EBioMedicine》上。(編輯:盧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