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藝術節」的兒童劇向來受歡迎,甫開賣旋即售罄,如以海洋保育為題的本地偶劇《圈圈》就連加場門票都被掃清光。兒童戲,說的不一定是兒戲的題材,劇團「足跡」決意打破兒童戲的刻板印象,與其要小孩贏在起跑線,不如一齊關心海岸線。
盧頌寧(左)和莫兆忠透過兒童劇讓孩子感受海洋的重要,而非得把口說「愛護動物」或「不要殺生」。(李國星攝)
盧頌寧(小寧)和莫兆忠(阿忠)乃「足跡」靈魂人物,在兒童劇界默默耕耘十載,這對黃金拍檔從不走尋常路,自2004年起便把劇場帶入學校,以偶劇、兒歌和立體書等與孩子們一起思考社會議題,尤其關注城市規劃及填海等現象。談到《圈圈》的由來,其實是2014年底獲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邀請,以「反圈養」海洋生物為題而製作的一齣兒童偶劇,由主角「牛牛」帶領小朋友尋找小海豚,在當地演出逾50場。
出演過無數劇目的「牛牛」極受小朋友歡迎,可說是「足跡」的吉祥物。
小寧認為,人類也像海豚般被圈養在優良環境而失去求生能力。
兒童劇非只有歡樂
小朋友從小就要牢記「澳門三面環海」,但海洋保育議題對他們來說會否既遙遠又深奧?小寧和阿忠坦言,連自己剛接觸這議題時也感到陌生。故此他們特意遠赴台灣上課,學習何謂「動物福利」,以及了解海豚如何被主題公園捕捉、圈養和訓練等。阿忠開門見山指此劇並非嘻嘻哈哈的節目,兒童劇也非只有歡樂,還可討論切身處地的議題。他認為若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單方面阻止他們接收訊息,這是不公平的,「我們該待孩子如朋友般,以對等的地位和態度跟他們說話。」
因有台澳兩地演出的經驗,二人發現小觀眾各有不同,澳門的孩子很醒目,很快便猜到戲劇的中心思想;而台灣孩子則好奇心強,總在結束時熱烈提問,因此劇本和角色也作出相應的調整,如劇中的河馬由澳門人熟悉的熊貓代替。曾於幼稚園任教的小寧,回憶台灣花蓮部落演出海岸線和土地問題的劇目,「山地的孩子比我們更了解甚麼是大自然!」她感到相形見絀,笑言孩子才是他們的啟蒙老師,天馬行空的想法讓人知道原來孩子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遠比大人想象中高。
小寧和阿忠親自設計小型展覽,讓孩子從不同角度認識海洋污染。
立體書加上生動的說故事技巧,聽得小朋友津津有味。
讓小孩問點解
在花蓮上課的日子,小寧最難忘的是出海看海豚,她感悟說:「原來想看真正自由的海豚是要付出的。」由於海豚可遇不可求,因此要花時間耐心等待牠們出現。為了解動物被圈養後會出現何等問題,二人還走訪石排灣郊野公園做功課,他們注意到被圈養的鴕鳥在優渥的人工環境生活,因失去外來的刺激和廣闊的空間而大感壓力,導致來回踱步、過度理毛等刻板動作。看到這種現象當然不忍,於是利用戲劇形式給孩子講保育海洋的故事。
身為劇評人的阿忠亦不忘狠批現行的教育模式,他感慨有些家長和教育機構只向孩子口號式植入如「不要丟垃圾」等的訊息,孩子卻永遠不知道為甚麼。在過去的演出中,他們曾問孩子知否垃圾往哪去,剛開始大家都踴躍回答「正確答案」,可是愈往下問便鴉雀無聲。垃圾對環境的傷害當然也沒人知道。小寧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只想透過劇場令孩子感受,而非強迫他們接受。」他們下的苦心如同劇團名般一步一腳印為孩子留下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