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基金今日(12日)下午3時半假公務人員培訓中心舉行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公開講解會,吸引不少市民及企業代表出席。社保基金中央公積金制度廳廳長楊婉麗表示,3月末至7月初,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個人計劃申請超過兩萬份,共同計劃部分已經接獲70份申請,多數已獲批。至於兩者參與度差距如此懸殊,楊婉麗認為,可以反映居民支持非強制央基金制度,僱主則需時了解制度內容以及清晰央基金與私人退休金分別再做考慮。
她又表示,70宗共同計劃申請中,約九成已有私人退休金計劃,一成則是首次僅參與非強制央基金計劃。以上申請中大部分以社服機構為主,商業機構及公營機構也有參與。博企對於制度反映正面,據了解也正與基金管理實體接觸有關工作。而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生效至今已舉辦接近100場講解會,定期每季舉辦兩場公開講解會的計劃,令居民更清晰制度內容及參與制度。
會上,有市民關注基金靈活性,以及可否自由轉換計劃?社保基金回應稱, 基金每日會出現浮動,但是不會結算,否則將會承擔風險。除非符合三個條件,包括合資格提取、轉換基金管理實體、以及已結束勞動關係,才可以結算,否則65歲之前不會產生結算。也有市民以僱員工作三年選擇離職為例,按規定可獲得僱主三成供款,關注僱主剩餘七成供款如何處理?楊婉麗稱,僱主可選擇通知實體抵消下一期供款,也可以存儲或者向政府申請提款。
(編輯:麥敏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