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相繼在本月6日中午12時起就特定進口產品相互課徵關稅,號稱「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美方在第一波關稅清單中列入包括化學品、光學儀器、醫療器材、汽車零組件等818 項,涉及約340 億美元的產品,中方則在美方實施關稅後一分鐘,針對美國生產的大豆、雞肉、豬肉、牛肉、海產及休旅車等產品課徵同額關稅。中國希望藉由對「消費品」課稅,令特朗普產生「痛感」,阻止美方有計劃的貿易戰策略,但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從雙方的清單內容來看,美方的首波攻擊目標是牽涉範圍廣的「中間部件」,中方的反擊目標則是以農產品為主的「消費品」,警告意味濃厚。外界早有分析,貿易戰真正要達到的目的並非平衡貿易逆差,而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就未來的5G通訊技術提前開打卡位戰。
美國一直不滿中國科技業利用強制技術轉移、商業間諜等手段獲取關鍵核心技術,以至發展「中國製造2025 」。
從中興通訊被美國制裁,一直到近期多宗知識產權案件爆發,足以顯示美國正在展開全面報復。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去年12月控告台灣聯華電子與福建晉華集成電路公司竊取美國DRAM 芯片設計與製造技術,台灣檢方發現一名原本任職美光台灣分公司的工程師,秘密竊取相關機密文件後轉職聯華電子,聯華電子再把相關技術資料轉交晉華公司。美光指控有國企背景的晉華是幕後主使,目的是要抄「知識捷徑」,晉華則反控美光是「國際寡佔者」,試圖阻撓中國企業進步。聯電與晉華今年在中國對美光提出反訴,就在關稅措施正式實施前夕,美光被判決禁止在華銷售部分產品。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達,是全球芯片產業鏈的關鍵樞紐,過去一年台灣發生的商業竊密案多達21宗,較2013年的八宗多出超過一倍,而當中超過九成的商業機密都被送去中國,假如美國認為這些案件不能得到公平的審判,那麼就必須採取其他措施阻止美國的利益受損,而貿易戰就是商業戰的放大版本。
從美方的關稅清單來看, 首階段受傷最嚴重的可能是韓國與日本的零部件生產商,他們生產的產品經過中國採購或是在中國生產,就會成為中國產品,被美國課徵關稅,若這些生產商不願意承受關稅的損失,或是這損失超出撤廠的成本,就可能引發科技業撤出中國的效應,令中國在相關產業鏈中脫節,這不但阻礙中國競爭新一代通訊技術的話語權,撤廠也將為中國帶來失業潮,連帶令周邊產業的成本上升,這才是美國真正的目的。
在高舉美國優先大旗的同時,特朗普正在倒逼中國真正走向開放。不但是挑戰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挑戰中國開放市場准入的決心。貿易戰不但可能改變中美貿易的本質,也可能徹底動搖亞洲的地緣政治,中美貿易戰將是一場決定未來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