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日)是「國際難民日」,令國際將目光聚焦飽受戰火侵襲的難民。聯合國難民署昨日發表報告指,去年全球有創紀錄的6,850萬人,因戰爭、暴力和壓迫而被迫逃離家園,人數相當於泰國總人口,比前年增加近300萬人,更比十年前多出50%,創下歷史新高,顯示難民問題未獲根本性解決,依然是國際社會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地區的羅興亞難民營,一名羅興亞難民男孩爬上貨車,流淚等待領取食物。(CFP圖片)
報告指,6,850萬名難民中,有約4,000萬名逃離家園者仍留在自己的國家,屬於境內難民,人數較前年輕微減少。另有2,540萬人是海外難民,人數較前年增加了近300萬人,是截至目前最高的數字,其中逾半數是兒童。連續七年陷入內戰的敘利亞,海外難民逾630萬人,佔全球難民人數近三分一。阿富汗、南蘇丹分別以260萬人及140萬人的海外難民,緊隨其後。
報告指,南蘇丹難民人數去年快速增加,從去年初的140萬,暴增到年底時的240萬人。此外,緬甸政府軍去年對羅興亞人的種族清洗,令緬甸難民的人數倍增至120萬人。
2013年以來,有近70萬難民登陸意大利,去年海上邊界關閉以來,登岸難民人數下降了75%。 (互聯網圖片)
多國拒收 救援船海上漂一周
歐洲2015年爆發難民潮後,去年由海上進入歐洲的難民數量,已較前年的36萬多人少一半,但歐盟法例要求,難民須在抵境的首個歐盟國家申請庇護,再由其他國家決定是否接收,過程曠日持久,導致大量難民滯留意大利、希臘等「前線國家」,造成治安及經濟負擔。有了「前車之鑑」,以及歐洲民粹政府勢力抬頭,各國不願再承擔風險,而是將抵達海岸和邊境的難民互相「踢皮球」。
致力於在解救難民的人道救援船「水瓶座」,早前一度遭意大利和馬耳他拒絕登岸,船上629名難民淪為「海上人球」,在地中海水域漂泊一周,終獲西班牙政府伸出援手。事件在歐洲引發外交摩擦,也暴露了歐洲右翼政府的反移民立場。
主要來自非洲的600多名難民,被意大利和馬耳他拒絕接收後,在海上漂流多天,獲西班牙准許靠岸。(美聯社圖片)
默克爾就難民問題妥協
就連大量接受難民的德國,國內也有不同聲音。自2015年以來已有逾100萬難民湧入德國,隨之而來一系列與難民有關的恐襲事件及貪腐案,導致民眾反難民情緒強烈。圍繞著難民問題,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與姊妹黨基社盟之間的分歧愈來愈大,迫使默克爾18日作出妥協,不再收容已在其他歐盟成員國登記的難民。
要阻止難民漂洋過海尋找棲身之地,必須在國際社會協助下,解決戰亂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問題。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指出,全球近70%難民都來自十個國家,若這十個國家可以完全或暫時解決政治紛爭,總難民人數便可明顯下降。他又指,如今難民問題正處於一個分水嶺,全球應通力合作解決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