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通常在五歲後便不會尿床,但實際上有5%兒童到十歲仍有尿床,甚至有2%青少年受此問題困擾。一般家長相信,兒童尿床可能是壓力或不開心所致,但近日丹麥一項研究卻指出問題可能由於生理因素多於心理。該項研究發現,一種基因組合可令某些兒童尿床機率高出40%。
有份參與研究的奧胡斯大學醫院醫生里提格表示,在40,000名丹麥兒童中,有近4,000人有尿床問題。研究員在尿床兒童的DNA,發現六個可致尿床的基因變異,增加尿床問題出現的可能性。里提格指出,研究結果雖然不能解釋所有尿床個案,但反映出問題並非必然是心理因素所致,亦不應歸咎孩子。
英國兒童腸與膀胱健康機構「ERIC」則認為,兒童在晚上尿床雖然不直接受心理因素影響,但心理壓力卻可解釋到,兒童為何會在一段時間後再度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