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廣東話是否母語一事,在鄰埠香港鬧得熱烘烘,這股「捍衛」廣東話的風亦吹到澳門,不少澳門網民亦紛紛換上「我的母語是廣東話」為社交媒體頭像,澳門人對此話題
如斯敏感,因當局年前推行「普教中」曾在社會鬧得沸沸揚揚,加上統計局調查指澳門青年講粵語比例十幾年來持續下跌,不禁令人擔憂廣東話在本澳逐潮失傳。
引發這一個爭論源於香港教育局網上教學資源中一篇題目為《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的文章,稱粵語只是漢語的一種, 不符合「母語」的含義。此事在香港引起廣泛討論,不少名人、學者均發表意見撐廣東話。在澳門,廣東話亦是最多人使用的日常用語,故不少網民都有參與相關討論,並指不時在街上聽到學生說普通話,擔心廣東話在澳門的主流地位岌岌可危。
近年來隨著大量外來人口遷入澳門,網民擔心廣東話失傳其實不無道理,根據統計局今年初數據顯示, 從2001年到2016年,15到29歲青年人口中,以廣東話為日常用語的人雖然從八萬多人上升到超過12萬人,但佔比就從84%下降到77% ; 而以普通話為日常用語的青年, 由2001年的2.8%上升到2016年的9.1%,人數就由2,000多人上升到14,000多人,增幅驚人。
因牽涉到本土文化、身分認同等複雜問題,普通話和粵語兩者經常陷入對立局面,廣東話是土生土長澳門人的母語毋庸置疑,但語言並非一場戰爭,每一種語言都有它的存在價值,學習多一種語言百利而無一害。
尤其澳門回歸接近20年,與內地聯繫頻繁,懂得普通話絕對有助於年輕人到內地發展,增強競爭力。
然而,教育部門近年積極推動普通話,不少學校使用普通話教學,但就並未有保護廣東話相關教育的政策。現在以廣東話為主要語言的地方愈來愈少,廣東話作為港、澳居民的母語,亦是中國文化之一,一定不可以失傳,故我們應做好保育文化傳承,勿讓本地特色文化逐潮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