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上周六(12日)舉行自擊潰極端回教組織「伊斯蘭國」(IS)後首場國會選舉。不過,今屆投票率是自2003年美軍攻打伊拉克以來最低,只有44%,預料選舉結果於48小時內公布。初步點票顯示,立場親美、現任總理阿巴迪領導的執政勝利聯盟暫時領先,獲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領袖阿米里領導的法塔赫聯盟的得票率排第二,至於激進教士薩德領導的反建制及共黨聯盟則緊隨其後。
伊拉克國內經濟及貪腐問題嚴重,外界視今次大選為對阿巴迪的信任公投。
政治分析相信阿巴迪可望連任,但他過去四年借助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潰擊遜尼派「伊斯蘭國」的策略勢必要調整,加上今次低投票率沒有黨派佔明顯優勢,或令遜尼派和庫爾德族的談判籌碼,預料需時數月籌組新政府。另外,投票期間沒有票站受襲,是伊戰以來首次,阿巴迪更形容是「歷史性的一日」。
另一方面,近期中東局勢升溫,外界關注選戰結果會否動搖地區政治平衡,而阿巴迪任內主張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間取得外交平衡,若他連任失敗並由親伊朗人士上台,或令伊拉克再身處外交風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