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朝鮮半島分裂
韓戰要追朔至第二次大戰末期,當時遭到日本殖民統治的朝鮮半島,在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被蘇聯及美國依據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瓜分面積大體相同的北部與南部。1948年,韓國與朝鮮政府成立,都自稱是唯一的合法政權。
1950年韓戰爆發
1950年6月25日,朝鮮時任領袖金日成在前蘇聯領袖史達林的支援下,率軍跨越了38度線,入侵韓國並一度佔領其首都漢城(現稱首爾),韓戰由此爆發。其後美軍代表聯合國部隊駐紮韓國,對抗朝鮮軍隊和加入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這場仗一打就是三年多,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
1953年簽署停戰協定
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代表、美國陸軍中將哈里森(William K. Harrison Jr.)、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代表南日大將,在板門店簽署了《停戰協定》。但該協定非正式的《和平協定》,因此朝鮮半島只是暫時休戰,技術上仍處於戰爭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甚至不是直接簽署國,有說法認為是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不想停戰,希望藉由美軍之力統一朝鮮半島。此後韓朝於1990年代和2005年都試圖洽談《和平協定》,但都無疾而終。
朝鮮多次宣布協定無效
朝鮮半島此後多次發生違反停戰協定的事件,包括韓國因為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促使朝鮮2009年宣布將不再受《停戰協定》約束;2010年3月, 韓國天安艦遭炸沉,釀成46名官兵喪生,韓國將事件歸咎於朝鮮;同年朝鮮砲擊韓國延坪島,造成兩名韓國陸戰隊及兩名工人喪命,致緊張局勢升溫;2013年,因為美國對朝制裁舉動及美韓聯合軍演,令朝鮮再度宣布《停戰協定》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