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昨日在海南省展開,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的演說備受矚目,外界多半預期他將會重申對抗貿易保護主義的決心,同時宣布新的對抗措施。
除了時間點使然,地點也是這次論壇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博鰲所在的海南省,今年是建省30周年,外傳當局有意拓展開放藍圖,將海南經濟特區建設為自由貿易港,比照香港模式,享有更大的自由度,開放程度甚至超過上海。然而一個自貿區或自貿港的成敗,當地政府及中央政府只能促成,關鍵條件仍然是地緣政治因素。海南位處東協最前線,卻也處在南骸議的風口浪尖,這使得海南建設自貿港,不僅是一項經貿議題,也是一項政治議題。
中美貿易戰喊得震天價響,目前仍處在敵不動我不動階段,沒有哪一項關稅措施真正實施。貿易戰是特朗普上台以來中美對抗中的一環,他並未如外界預期,改變前任奧巴馬重返亞太的路線圖,而是透過連繫印太合作,以國防和安全繼續圍堵中國,維持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中美之間的角力,貿易戰是其一,南海則是其二。特朗普上台以來,不斷派遣軍艦進入南海海域,六次闖入中國領海,次數比奧巴馬八年任期的五次還多。
美軍用航母與艦艇咆嘯「航行自由」,挑戰中國的主權,也為了遏止中國的海洋活動。
其中,海南是南海艦隊潛艇的母港,鄰近多個南海島礁,也與廣東雷州半島隔著瓊州海峽相望,東側是南海,西側則是與越南比鄰的北部灣,東南方還有菲律賓,每年世界貿易額約三分一需要通過附近相關水域,其島礁、水道主權的爭議從未平息。而海南島則是中國支援南海建設的橋頭堡。
南骸議的焦點,不在於是否開發無人居住的島礁,而是從中折射出的中美對抗本質。海南處於中國經濟圈與東南亞經濟圈的連結點,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建設自由貿易港能夠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優勢。貿易本身就是一種對話,一種談判也是一種妥協,透過深化與東南亞的經貿交流,將海南變成「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之一,便能在南海問題上取得更多對話與互信。而當海南島透過開放自由貿易,令自身及鄰國經濟獲得助益時,南海局勢的話語權便能掌握在中國手中,美國「印太戰略」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30周年,外界將習近平此行比喻為鄧小平90年代南巡。
當年鄧小平向外界宣誓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如今習近平要在此捍衛自由貿易的價值。而面對更加複雜與多變的區域局勢,「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便是中國最佳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