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犬報喜,早春二月,春回大地,萬物欣欣向榮,《力報》衷心祝願讀者如意吉祥,家庭美滿,生活幸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過去一年,本澳雖經歷不少困難,在特區政府努力、全體市民團結一致及中央政府支持協助下一一化解,但踏入狗年,特區政府面對不少新挑戰,特別是住屋及交通問題,解決社會面對的各項問題,建設宜居宜行城市,是市民所期盼。
居住問題困擾不少居民十多年, 樓價高企、私人樓宇供應量少, 公屋更付諸闕如,令不少希望置業安居市民,引頸以盼,但「居者有其屋」仍遙遙無期,過去多年更有意見認為, 樓價高企, 影響青年人成家立室, 要求政府協助,認為不少青年人收入有能力供款置業,只是難以籌措首期,政府採納社會意見,放寬21歲至44歲青年首次購置住宅按揭成數,但又備受社會批評,有意見認為未來加息可能性較高、供樓負擔較重,憂慮措施令青年人冒險入市,按揭「上車」後,要面對數十年還款期, 一旦經濟環境出現波動, 將難以為繼。
由此可見,政府要解決居民居住問題,殊不容易。澳門地少人多,就算加快興建公屋,也需時間覓地規劃環評及建造,難以一蹴而就,解決居民住屋問題,是特區政府面對的一大挑戰。
交通問題同樣困擾本澳居民多年仍未解決,同樣是特區政府今年面對的新挑戰,縱使輕軌氹仔段明年落成通車,仍難解決交通擁擠問題,尤其澳門半島交通。政府推行「公交優先」政策,採取經濟手段壓抑機動車增長,以令居民出行採用公共交通,在控制機動車增長上稍有成效,但「公交優先」配套不足,成效不彰,交通事務局強調巴士載客量持續增加,但忽略市民「搭車難」問題。根據交通事務局數字,去年巴士載客量達二億1,000萬人次,平均每日載客量58萬人次,相當於本澳常住人口數量。公共巴士載客量升,是因市民無可選擇,但「搭車難」居民怨氣沖天,尤其上下班繁忙時間。今年交通情況可能更惡劣,600多項大型道路工程開展,如何為居民創造宜居宜行環境,是特區政府面對的另一大挑戰。
除了房屋及交通,行政改革、修訂滯後法例,都是急需解決問題。颱風雨季快將來臨,訂定應對內港水浸刻不容緩。新春伊始,一連串問題有待特區政府解決,將澳門建成一個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