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唯一的堆填區在三年前已基本飽和,現時只能將由電子廢物及廚餘焚化後產生的飛灰作堆高處理。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林宇滔指出,堆填區「爆滿」的主因是近年建築廢料激增,但建築廢料收費遲遲未能落實,建議政府不如透過區域合作及推出優惠措施,優先處理電子廢物及廚餘,在「源頭減廢」減少焚化後產生的飛灰,從而紓緩堆填區空間不足的壓力。
澳門唯一的堆填區在三年前已基本飽和,現時區內有大批建築廢料堆積等待填埋。(劉凱輝攝)
環境保護局於今年1月公布《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4》,在有關堆填廢棄物量歷年變化數據對比中,2014年飛灰、爐渣產量較 2013年分別上升17.0% 及26.7%,升幅較為明顯。《報告》解釋,本澳堆填區僅供建築廢料用作堆填,其餘包括電子廢棄物會隨生活垃圾焚化,但電子廢棄物在焚化過程中不能完全分解,會造成大量飛灰和爐渣。此外,澳門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逾千噸,當中廚餘約佔三到四成,每日約400噸,所有生活垃圾透過垃圾焚化中心焚燒後,每日約產生80立方米飛灰。
焚化生活垃圾產生的飛灰需密封包裹,再運往堆填區填埋,以免飛灰飄揚。(劉凱輝攝)
澳門每日產生逾千噸生活垃圾,運往垃圾焚化中心焚毀後會產生約80立方米飛灰。(劉凱輝攝)
港韓合作處理廢舊電池可借鑑
林宇滔表示,澳門每年產生近7,000噸電子廢物,隨著電器和電子設備的迅速普及,電子廢物只會愈來愈多,除增加堆填區爆滿壓力,電子廢物中的有毒物質亦可能造成環境污染。他又指,澳門雖然受制於《巴塞爾公約》,但公約中亦容許與一些符合條件的地區簽約,如香港會把電池廢料集中運去韓國或日本的工廠進行無害化處理,建議當局可借鑑鄰近地區的做法,與日韓等工廠合作,首先把電池、慳電膽等較易處理的分類再送去無害化處理,日後再逐步完善處理其他較難分類的電子廢物。
在減少廚餘方面,林宇滔認為,除在焚化中心附近興建處理廚餘設施外,當局亦可參考外國與慈善機構合作的經驗,充分利用安全食物幫助有需要的人。此外,為鼓勵業界主動收集廚餘,政府亦可推出一些優惠措施,協助業界運送廚餘,提高資源回收率。他預計,上述措施可減少整體垃圾量約10%,有效降低飛灰產生總量,從而紓緩堆填區空間不足的壓力。
每日均有大批裝滿建築垃圾卡車開往堆填區傾倒,令堆填區不勝重負。(劉凱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