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為減輕青年負擔容易上樓,放寬對符合條件貸款申請人的銀行按揭成數至80至90%,有關規定早前與取得印花稅同日生效。政府亦不下一次強調並非鼓勵年青人不顧自身情況或樓價變動而入市。每個人在人生中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理想規劃,幼稚園時候參加興趣班培養特長,大中小學時則求成績優異,畢業後進入社會追求理想褔利及薪酬,到中年時則渴求一個安樂穩健的家。前期階段只要努力總有望回報,惟現時面對與購買力漸行漸遠的樓市,不少人慨嘆置業難,供樓期更是漫漫長路,佔盡人生大部分時間,影響其他生涯規劃。
一般而言, 較理想的按揭年期為20年左右。假設一對夫婦於35歲入市, 選擇還款20年的話,完成供款後,尚有10年才年屆一般退休年齡65歲,他們仍有不少時間可計劃退休生活,或作出其他人生部署。但假若選擇30年還款,贖樓之時已步入退休年齡,收入下降,難以調動多餘資金策劃退休計劃,或會影響往後生活質素。
表面來看,按揭年期長可減輕供款人士的負擔,但總利息支出亦相應提高。再者,若選擇最長供款年期,當加息周期重新啟動後,即使手上未有足夠資金還款,亦不可透過延長年期以減少供樓支出。情況若持續加劇,供款人士無能力還款甚至出現斷供,物業更有機會淪為銀主盤,引伸財務問題。
反之,供款年期愈短,總利息支出相對較少,置業人士應按能力選擇合適之供款年期。
觀乎現時樓價自2014 年從高位回落四成,至今計計埋埋回復約兩成左右,加上澳門亦處於超低利率環境,加上美國聯儲局未來加息幅度溫和緩慢,有心置業的人的確可趁樓市處於調整時期尋覓適合物業。其實另有看法支持「能夠借得幾多盡借,能夠供得幾長盡供」,而最重要是前提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用一成首付買樓,槓桿未來30、40年後的房屋價值,目的首先長遠或可跑贏通脹,其次整體樓巿或長久都保持上升,而即使未來供不起,樓價有波幅,賣出去也不會虧多少。所以可以借八或九成「上車」固然好,但在面對未來的加息潮,供樓成本將漸增的客觀事實下,供樓能力在置業之前其實更應多多「自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