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今早舉行第二場《荔枝碗船廠片區不動產評定》公開咨詢,約35名市民以個人或團體身份出席。
多名市民認為臨時緩衝區應涵括山體及船廠對出的整片濕地,前者對保護船廠整體親山親水的景觀有關鍵的作用,擔心若不納入會影響整體景觀,而後者則具豐富的生態價值。
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表示,現時荔枝碗作為具工業遺產價值的場所作文物評定,臨時緩衝區的設劃理據是空間上與造船業的關係,因此暫時只納入與造船業有直接關係的範圍。文化遺產廳代廳長黃一翔補充,根據文遺法規定,臨時緩衝區需體現功能邏輯上的必要性,而當局認為山體未有臨時保護的必要性,但會呼籲將日後的緩衝區伸延至山體。至於對出的濕地,梁惠敏稱臨時緩衝區有濕地有涵括局部,因現時只考慮到與造船業的文物關係,因此無刻意去劃入臨時緩衝區,但表明會關注濕地的保育工作。
有意見認為,除了保育船廠的硬件,造船師傅的手藝亦應承傳,值得申遺。梁惠敏稱,當局支持造船手工藝的推廣與傳承,有請到一個昔日的造船師傅造模型船,過去兩年都有請他開班教授,市民反應熱烈,顯示市民熱愛這個工藝,未來或可用其中一間船廠造一隻真船作展示。
另外,有市民認為,船廠本身就不是一個固定結構的建築,在過程中一直演變,咨詢文本強調船廠結構狀況差只會影響公眾對荔枝碗價值的評價,同時忽略其親山親水的關係。梁惠敏重申,當局沒有強調結構差,只是展示客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