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垃圾進口國,每年從西方國家進口的垃圾約佔全球貿易量的56%,2016年進口超過730萬噸廢塑膠,總值達37億美元。然而,中國從本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對環境污染風險高的塑膠垃圾、未分類的廢紙等24種形態的固體「洋垃圾」。禁令一出讓美、英、德,以及澳洲、紐西蘭、瑞士等西方多個國家不知所措。歐美媒體坦言,眾多垃圾出口國並沒有能力回收處理這些垃圾。
據德國西南廣播電台報道,德國每年將150萬噸塑膠垃圾運去中國處理,佔其塑膠廢物的一半,而現在垃圾何去何從,令德國陷入難關,因德國的垃圾處理廠處理不了德國人造成的所有垃圾。德國不得不尋求新的途徑消化自己造成的垃圾山,有媒體提議將垃圾送去印度。
英國自2012年向中國出口270萬噸塑膠垃圾,本國的垃圾回收和處理能力日漸衰微,如何處理垃圾問題成為英國政府一大難題。英國國會環境監管委員會更在當地時間5日建議政府開徵咖啡杯稅,消費者在購買咖啡時,需就即棄式紙杯額外繳付25便士(約澳門幣2.73元),作為推動資源回收的經費,同時減少紙杯的使用量。委員會負責人指,全球有愈來愈多國家像中國一樣限制回收「洋垃圾」,所以英國必須盡快建立自己的垃圾回收處理產業。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垃圾產生國,而俄勒岡州則被譽為「美國環保的領頭羊」,目前在該州的一處回收場上,已堆滿600噸待回收的垃圾。自去年10月以來,當地已被迫將800噸廢品填埋。《今日美國》網站2日報道說,「這簡直令人震驚」。
產業結構升級致需求減少
20世紀80年代,中國為緩解原料不足,開始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並逐步建立進口管理制度,諸如廢塑膠、廢紙、廢棉花和廢舊金屬等物品,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節約資源。不過,據環保部人士表示,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優化,一些粗放型產業已經逐漸淡出,將使貿易領域朝著更加綠色的方向發展,相應對部分「洋垃圾」的需求也應聲而降。近年來,中國合法進口的固體廢棄物已經由以低價值、重污染的廢塑膠、廢紙為主轉向高價值、污染低的廢金屬上。此次中國禁止進口的24種固體廢物絕大多數都屬於前者。
非法進口「洋垃圾」成利益鏈
「洋垃圾」之所以在中國擴大和氾濫,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國內外一些不法商人,因為暴利,非法進口、夾帶走私國外舊服裝、電子垃圾等中國明令禁止進口「洋垃圾」。例如「洋垃圾」中舊服裝利潤至少有十倍。在某些地方,「洋垃圾」走私、固廢進口許可證轉讓甚至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
但進口洋垃圾卻破壞中國生態環境,有專家表示,電子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質,分解後產生的廢水、廢氣及二次廢物,給環境造成的污染,是「100年也恢復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