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颱風「天鴿」雖遠颺四個多月,但它造成的風波仍未平息。2018年首個立法會全體會議昨日開鑼,加上使用新的議事規則,結果兩名議員提出追究「天鴿」責任問題的口頭質詢,激起18位議員關注及提議,政府方面即使有兩位司長、四位局長坐鎮,仍擋不住眾多議員連番炮轟,席間,官員多番強調「天鴿」是自然災害,政府已盡力而為,後續會修改颱風預警機制及增設防洪設施,惟議員仍不「收貨」,並指今年夏天好像大抽獎一樣,隨時再來一個「50年一遇」的強颱風,亦不出奇,但政府有何應對機制?更針對釀成多人死亡的地下停車場問題,一日未有妥善方案,悲劇照樣會重演。
立法會昨日以新的議事規則進行議員提出的口頭質詢,結果因一個爭議事項「天鴿」,激起18位議員硬戰兩司四局的罕見場面。 (陳嘉俊攝)
昨日是立法會修改議事規則後首次會議,口頭質詢會議方式,改為把同一事項的質詢歸納為同一組。而會議第一項質詢由吳國昌和李靜儀帶頭開始。吳國昌指出,因「天鴿」引起的各項問題,官員問責制何時落實?會否緊急提出方案公開諮詢?何時完成根治基礎?李靜儀接著表示,在「天鴿」問題上,政府會否因應災害問題,設立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至今做了甚麼工作?而四個多月過去,已落實啟動改善措施有哪些?
內港問題屬先天死症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時直言,關於防災建築規劃會否公開諮詢,事實是不會!因為建築規劃屬技術問題,需要聽取專業人士意見。羅司又指內港問題,因內港沿岸地勢太低,經專家評估後應付20年一遇大潮已是極限,所以並不能百分百預防洪水問題。
運輸工務司司長 羅立文
「見縫施堵」起1.5 米牆壁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就應對內港短期措施方案時稱,為應對20年一遇大潮,會計劃在內港岸邊建設1.5米高的矮牆,防線亦將移後至碼頭與馬路之間,現正諮詢相關部門意見。工務局局長李燦烽則表示,現正檢視全澳海堤的質量、高度和穩定性,如具備條件情況下會作加高。另外,在排澇方面會繼續作下水道擴容,並尋找地方建造蓄洪池。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 黃穗文
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 李燦烽
就林玉鳳建議改善颱風預警時間及級別等問題,氣象局局長譚偉文回應,將會改善風球評定機制,計劃將熱帶氣旋警告增設強颱風和超強颱風級別,以及將風力指標由每小時平均風速改為每十分鐘,亦將風暴潮由三級增到五級,同時將潮高線1.5米,提升至2.5米以上的級別警告。
氣象局局長 譚偉文
問題引起18名議員質疑
由於「天鴿」問題事關整個城市的基建及設施,先後有18名議員在官員回應問題後,陸續提出質疑。其中李靜儀表示,澳門應根據「國家減災委」要求,設立一個應急機制,在今年8月颱風季節來臨前,政府會有甚麼改善措施,現時相關機制討論到甚麼程度,會否有能力在今年8月前公開,有哪項措施能夠達成?
警察總局局長 馬耀權
「好似大抽獎咁,連中兩次都得」
區錦新對於羅司的回應並不「收貨」,直言「突發事件應對委員會」個名好「勁揪」,但個委員會係廢喎,更直指「50年一遇的災害,根本好似大抽獎咁,連中兩次都得,又唔公開諮詢,如果再來一個50年一遇,政府可以怎樣應對」。
梁安琪之後同樣認為,颱風這回事,誰也無法估計,誰說不能連中兩次。崔世平更稱,政府有必要向市民講解,何謂20年、50年、100年一遇的災害,之間有何分別,否則只講抽象詞彙,市民無法了解。
議會元老也發炮
雖然立法會「長老」級議員張立群發言時仿如教導同事一樣,諷刺有部分議員「馬後炮」就勁,「邊個估到會有咁大災害,唔好成日追問係邊個邊個嘅責任,做好自己嘢先」。
但他接著仍忍不住批評政府,又拿中國青島市百多年前建造的地下去水道,至今仍發揮有效作用,建議政府實事解決,集中精神找一個專業顧問團隊,認真改善防洪問題。
黃司:保安設備已改善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回應聯防機制時指出,本澳在應急機制上實同全球接軌,同時採用自救和應急模式,自救的透過宣傳,教導市民如何應對風災;應急屬民防措施,懸掛八號風球時將會啟動。
保安司司長 黃少澤
黃司又稱,「突發事件應對委員會」並非專門針對自然災害,是由於善豐花園事件出現後,政府設立委員會協調相關部門應對突發問題。
此外,黃司亦指出,警察總局現有60部對講機,遇到緊急應對問題,如沒有信號時就會以對講機進行溝通。而且,針對低窪地區的應急警報系統,將配合「天眼」第二、三期工程,在「天眼」增設警報器,消防局亦更新了設備。
回應地下停車場無法洩洪方面,羅司最後無奈指出,「我哋(運輸工務司)會堅持在遇到八號風球時,封鎖所有地下公共停車場,不准出不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