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樓巿在限購限貸下,以珠海為例,成交淡靜,但不少投資者仍對其抱有信心。當年為面對金融海嘯,美國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雖然各界大買美國輸出通脹,但歐盟、日本、中國等主要經濟體亦不得不跟進,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資金;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結果助力吹大了內地樓市泡沫。然而,美國聯邦參議院早前針對稅改案進行表決,以51票贊成、49票反對,通過美國31年來最大規模的劃時代稅改。美國稅改大局已定,導致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包括樓市在內的人民幣資產價格將持續受壓; 而美國財政政策現時以減稅為主,降低企業、家庭(個人)稅負後,美國對全球資金池的吸引力大增,資本或將因此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內地將再次面臨資金外流的壓力,樓巿泡沫亦有被戳破的可能性。
人民幣在岸價從11月24日至12月7日連續下跌十個交易日。以往內地依靠低成本優勢從歐美日等國吸收大量資本,但如今優勢不再,加上外圍巿場持續疲弱,內地目前只剩下的內需市場,但要令內需市場不斷擴張,就要保證老百姓的購買力。央行過去幾年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以樓市為代表的人民幣資產價格迅速上升,由此導致的財富膨脹,某程度上強化了這一環。但實體經濟解困之前,如果資本大規模外流,整體經濟將比以往更加脆弱,樓巿出現問題的風險更大。
為了解決實體經濟困境,中國內地搶先美國一步,從去年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減稅政策,即是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內地當局指「營改增」已為企業減稅人民幣16,000多億元。不少中國內地企業受惠於「營改增」,但這些受惠企業依然指成本壓力大、市場增長空間小,經營環境無法跟十幾年前相比,但「營改增」實施後,內地短期再次實施新一輪大規模減稅的政策空間可能性不大。同時,企業減負導致稅收減少,但政府支出卻無法大規模削減,社保、教育及環保等支出更是繼續大幅增長。
如果無法跟隨美國步伐再次大規模減稅,內地經濟的競爭力就會被削弱。資本外流幾乎無法避免,首當其衝的就是樓巿,而戳破泡沫或已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