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激辯

勞方提31.5元最低時薪
04/12/2017
89127
收藏
分享
勞方提31.5元最低時薪
勞方提31.5元最低時薪
勞方提31.5元最低時薪
勞方提31.5元最低時薪
勞方提31.5元最低時薪
勞方提31.5元最低時薪

政府正就《最低工資法》進行為期45日的公眾諮詢,諮詢文本中建議將最低工資制度適用於本澳各行業僱員,但未設定最低工資金額與檢討周期,由於法案牽涉勞動市場、企業經營等社會與經濟層面,引起勞資雙方激烈討論。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勞資雙方代表,昨日在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上各持己見,資方代表王世民認為,實施最低工資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推高通脹,也會有企業無法負擔實施後的人力成本;勞方代表則認為必須關注本澳低收入群體,最低工資勢在必行,建議按照通脹水平5% 計算,將最低時薪設定為31.5元。

勞工局代局長吳惠嫻表示,目前共收到38份意見書,當局爭取明年第一季完成諮詢報告。

當局曾經承諾,於2019年全面推行《最低工資法》,惟有關法案目前仍在諮詢階段。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委員、資方代表王世民,昨日在「澳門論壇」上反對最低工資立法。他指出,雖然保障低收入人士確有必要,但諮詢文本中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時薪低於30元的本澳僱員只有2,800人,而政府「工作收入補貼臨時措施」一直行之有效,根據有關措施,每一季度僱員收入不到15,000元,即可就不足部分申請補助。他稱,若將每月5,000元底線調整到每月6,240元,即可將時薪低於30元的2,800名僱員全面覆蓋。而政府每年需要支付的公帑約為4,000萬元。他認為此做法既可照顧低收入群體,也可解決社會重大爭議,值得考慮。

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資方代表 王世民

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又稱,根據「一行業兩工種」最低工資的實施經驗,物業管理員工資與管理費有直接關係,實施最低工資導致管理費調升有20%的幅度,他擔心所有行業實施最低工資後,影響層面會更大,除了推高通脹,企業若無法負擔成本,難免「羊毛出在羊身上」,且員工薪資脫離績效考核,對企業的競爭力與員工的自我提升都有影響。

有意見認為,實施最低工資將增加飲食業界成本負擔。(資料圖片)

資方代表指出,「一行業兩工種」試行最低工資後,物業管理費有上升趨勢。(資料圖片)

應設最低工資專責委員會

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勞方代表、立法會議員李振宇則表示,現時應該討論的不是最低工資是否立法,而是如何立好法。他稱,全世界有九成國家與地區通過最低工資法,澳門《基本法》、就業政策和《勞工權利公約》都有相關規定,需要以立法形式推動最低工資制度。他認為社會上有一批值得關心的低收入群體,為確保他們的生活質量及社會和諧穩定,全面推進最低工資是有效辦法。

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勞方代表 李振宇

在金額方面,李振宇稱,參考香港的計算方式,以2013年的最低工資水平時薪30元計算,按照5%的通脹率,建議將最低時薪提升至31.5元。但政府應提供更精確數字,結合通脹、維生指數、競爭力等因素綜合考量,並參照香港設立最低工資專責委員會。

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則表示,時薪低於30元的僱員中,非技術工人很多,認為貢獻能力決定工資水平,不能依靠單一制度和法律解決,他建議社會思考全面實施最低工資後是否會為企業與僱員帶來負面影響。

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認為,貢獻能力決定工資水平。(劉艷萍攝)

昨日論壇上有市民贊同最低工資制度,認為通脹壓力下可保障低收入群體生活,也未必會出現大幅調薪的骨牌效應;持反對意見的市民則認為,全面最低工資會加速通脹,以及降低勞動者社會競爭力。

最低工資令僱主增負擔 業者:制定政策應看長遠

全面推行《最低工資》法案上周六(2日)下午舉行第二場公眾諮詢會,許多與會者質疑立法需求,認為澳門已有眾多福利,根本不需要最低工資制度;也有飲食業界及地產界人士擔心,推行最低工資將增加企業成本負擔,為了「區區二千幾人是否值得」?

與會者馮先生在諮詢會上批評,政府一方面成功申報成為「美食之都」,但一方面又立法令飲食業經營困難,恐全面推行最低工資後會令大量飲食業倒閉。也有與會者擔心,若訂下最低工資後不再彈性調整,萬一遭遇市道差,業界負擔恐是百上加斤,認為制定政策要以長遠來看。

馮先生質疑在全澳最低工資水平的人士調查中是否全面反映事實。(梁佩茵攝)

工聯副理事長、議員李靜儀認為,若現時僱主給予的時薪是29元或30元以上,照理影響不會太大,甚至可鼓勵更多人加入飲食業。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