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統計暨普查局及勞工事務局資料,本澳就業人口約有38萬人,但其中外僱人口就接近18萬人,佔比超過四成以上。企業聘用大量外僱不但壓低行業平均薪資,減緩整體薪資成長,也嚴重壓迫到本地人口的就業機會,甚至有企業將本地僱員視為外僱獲批前的「應急方案」。立法會昨日就經濟財政領域的施政方針進行辯論,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強調,獲批外僱額絕不能成為辭退本地人的藉口,若發現有關情況,可徑向勞工局投訴。
經濟財政司司長 梁維特
多位議員昨日就外僱議題提出質詢,議員林倫偉表示,澳門近年經濟持續向好,長期保持低失業率,「理應人人有工開,老闆搶住請人」。但現時外僱數量佔本地就業人口超過四成,他稱,一個65萬人的小城,外地僱員比例偏高,直接影響澳門居民的就業。
近30,000外僱額沒用到
他又指,今年9月的外僱額為20萬2,000個,但實際的外僱人數則為176,000多人,亦即有近30,000外僱額沒有用到,質疑政府有濫批外僱之嫌。他引用統計局的薪酬數據指出,濫輸外僱的飲食業、零售業行業薪酬長期偏低,近年加人工幅度「跑輸大市」,可見濫輸外勞對本地人勞動權益的影響。
議員梁孫旭則指,雖然政府對就業配對問題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外僱政策上,聘用外僱應是為了補充本地人才的不足,而非相反。
實際上,有企業在獲批外僱名額後,立即解聘本地僱員,聘用本地人如今成為了申請輸入外僱的「前期工具」。外僱比例失衡,連帶的也讓本地僱員議價能力降低。
梁司:外僱非炒本地人藉口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回應稱,外僱審批標準是嚴格落實《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及《聘用外地僱員法》的精神和法規,在確保本地僱員優先就業的前提下,實事求是審批外地僱員申請。他重申,絕不容許企業獲批外僱額後,即辭退本地人,強調獲批外僱額不能成為辭退本地人的藉口,若發現有關情況,可向勞工局投訴。
外僱問題攸關本澳就業市場的健全發展,行政長官崔世安早前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也提到有關問題,他強調待第二輪大型博企建築項目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指示有關部門全面檢視外僱比例,完善外僱管理,並鼓勵大型企業優先晉升本地僱員,同時政府會以行政手段,逐步不批准輸入中高層職位外僱,努力維持六間博企中高層本地僱員比例不低於85%。
黃志雄: 研究設立《工會法》
勞工局局長黃志雄(下圖)昨日在立法會指出,今年1至10月,經調查確定違反《就業綱要法》和聘用外僱法規的個案共有八宗,涉及廢止聘用許可名額共144個。黃志雄表示,會在確保本地僱員優先就業的前提下,實事求是審批外地僱員申請。若因聘請外僱而損害本地人利益,當局會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黃志雄也談到設立《工會法》問題,他稱,已啟動調研的招標程序,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勞資雙方代表已同意透過獨立第三方調研,需具備甚麼條件才可開展《工會法》,正處於評標階段。(何灝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