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事務局就《最低工資》法案昨日下午舉行首場公眾諮詢會,與會者大多數是資方代表,發言者認為全面實行最低工資制度,會限制了自由經濟調節機制,加重中小企營運壓力,並會造成通脹,影響民生,認為目前時薪在30元以下僱員大多數是外地僱員,而且不同工種有不同薪酬計算方式,建議政府無需「一刀切」全面立法。此外,有發言者贊成參考國外做法,對特定行業豁免最低工資,例如家傭以及殘疾人士。
在諮詢會上,發表意見者來自金飾業、超市、供應商及廠商會等行業或機構。他們基本反對立法規管最低工資,認為此舉會推高通脹,令到年齡較大僱員被解僱,指出根據政府介紹的數字,在2016年時薪低於30元的44,000多僱員中,只有2,800名是本地居民,因而發言者建議,政府可直接資助該部分低收入居民,無需大費周章設立最低工資。
出席諮詢會的勞工事務局副局長吳惠嫻表示,現階段當局希望充分聽取各行各業僱主及僱員的聲音,研究出社會大眾都可以接受的方案,避免對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太大影響。被傳媒問及昨日出席公眾諮詢會人數不多,而且絕大多數是來自資方的代表,吳惠嫻表示,昨日是第一場公眾諮詢會,相信市民和有關機構需要時間去消化法案諮詢文本,又稱市民可透過其他途徑表達意見。
《最低工資》法案首場公眾諮詢會昨日舉行,發言者大多反對全面實施。(陳駿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