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施政報告》全文近300頁,除回顧過去工作外,行政長官崔世安也在《施政報告》中為本澳規劃未來。面對內外環境的複雜多變,政府在各個領域為未來工作制定方針。民生問題仍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除了多項惠民措施繼續實施外,多項津貼也隨著社會整體變化而調升。現金分享計劃繼續實施,公屋、輕軌等公共建設有序進行。而今年「8.23」風災的慘痛經歷,也堅定了政府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決心。本報概括分為七大重點,盤點《施政報告》中的核心內容。
現金分享計劃不變長者 學生補助調升
在惠民措施上,政府明年在長者、學生津貼上增加補助金額,其中長者敬老金由每年8,000元調升至每年9,000元。教育方面,非高等教育學生每學年書簿津貼每階段調升200元至300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學年學習用品津貼、膳食津貼均調升200元,而在粵就讀學生學費津貼,幼兒階段調升為8,000元,小學、初中與高中一律為6,000元。此外,出生津貼更由原本的1,975元大幅調整為5,000元,父母可同時申請。退稅額上限也由12,000元調升至14,000元。
至於社會關注的現金分享計劃明年也維持不變,永久性居民可獲派9,000元,非永久性居民5,400元。其餘津貼、弱勢家庭與殘疾人士補助、水電費與車資補貼、稅款減免等均維持不變,繼續實施。醫療券方面,明年將續派600元,且使用時間會延長。
兩年內重開經屋申請 啟動萬九後公屋工作
在都市規劃方面,政府明年完成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判給,展開編制草案工作。政府也將持續回收及妥善處理閒置土地,優先考慮用於公共房屋與公共設施建設。《施政報告》指出,在完成萬九公屋建設的同時,啟動萬九後公屋工作,新城A區將分四期完成28,000個公屋單位目標;氹仔偉龍馬路公屋建造工程的實施性研究分四個階段進行,首階段工作已完成,第二階段將於明年第一季完成,預計明年第四季完成研究的最終報告,初步分析可建近6,500個單位;發電廠原用地預計可建1,000個公屋單位,並已發出規劃條件圖;路氹西側東亞運大馬路預計可建約2,000個公屋單位,現正跟進相關工作。此外,政府也將加強公屋興建質量監管機制,加快私人住宅樓宇圖則審批,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行政長官崔世安還承諾,預計兩年內重開經屋申請。
短中長期措施應對災害 重點重修氣象警報法規
歷經「8.23」風災後,防災工作成為政府的施政重點,政府將於明年啟動編制《澳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並制定短、中、長期三方措施應對災害。
短期措施上,設立民防及應急協調專責部門、重點修訂氣象警報行政法規、改善內港防洪防潮、排水排澇的基礎設施、增加通訊應急手段等措施;中長期措施則將加強城市安全運行能力,包括地下管網規劃、建築物防風設計等,並開展澳門電網防災抗災總體規劃推動改造項目盡快實施,同時加大澳門自身儲水能力,首階段完成擴容至105萬立方米等,並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建立危機訊息管理系統,建立統一信息發布平台;深化防災減災人力資源開發,建設專業高效的應急救援隊伍。(CFP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