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本地藝術展覽場地牛房倉庫正式開放。2017年9月30日,牛房倉庫營運結束。澳門的藝術展覽空間一直缺乏,官方場地除藝術博物館和塔石藝文館外,近年增加的只有舊法院地面一層的臨時展覽廳,而牛房倉庫則是澳門人較為熟悉的民營藝術展覽空間。
不過,由於與文化局的場地合約於上月30日到期,牛房營運藝團需撤出,將場地歸還文化局,暫時與澳門市民告別。在營運的最後一天,牛房營運藝團舉行了最後一場公眾活動,數十名曾在牛房展覽的創作人、親友及市民到場參加,分享彼此在牛房倉庫的故事,在過往的點滴中告別牛房。
營運的最後一天,數十名曾在牛房展覽的創作人、親友及市民到場參加告別活動,分享彼此在牛房倉庫的故事。 (李亮希攝)
牛房為非牟利民間藝術組織,前身是婆仔屋藝術空間,由2001年開始策劃藝術活動,2003年由民政總署(現由文化局)借出市政牧場其中一個倉庫作文化活動場地至今。過去14年間,牛房策劃的展覽和演出以當代藝術為主,多年來積極推動實驗藝術創作,使牛房成為城中鮮有的實驗藝術空間,也為本地和外地藝術工作者的文化藝術提供了一個交流平台。
左起:牛房倉庫策展人李綺琪、施援程、唐重及李少莊當日參加告別活動。 (李亮希攝)
牛房倉庫四名策展人李綺琪、李少莊、施援程及唐重,當日出席告別活動時表示,牛房這個場地充滿可能性,曾舉辦各類型的當代藝術、尤其是實驗藝術的展覽,為澳門當代藝術發展注入活力,是個很難得的空間。四人強調,藝團不會停止藝術策展工作,目前正物色新的展覽場地,希望繼續推廣澳門的當代藝術,為藝術家提供另一個展覽場地。
重新投標?仍是未知數
文化局早前透過新聞稿宣布,市政牧場舊址(即牛房),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存在安全隱憂,當局將因應建築物老化及耗損情況開展整體修復工程,預計明年下半年重新投入使用。同時,文化局表示,修復工程結束後,牛房的營運服務將以公開招標形式,向全澳有意推動視覺藝術與社區藝術發展的民間藝術社團招募營運方案,招標方案的相關細則將另行公布。換言之,現時的牛房藝團若有意重回牛房營運,須重新向當局投標申請。
牛房策展人之一的李少莊(Bianca)表示,年初收到文化局通知,以需時修葺及資源公平配原則為由,要求收回牛房並將公開招標,已進駐牛房14年、也以「牛房」為名的藝團對消息感到無奈,但牛房場地是屬於政府,當局認為資助需要作公平的調整,也只好接受,以及思考未來的路向。
過去14年間,牛房策劃的展覽和演出以當代藝術為主。 ( 何灝恩攝)
另找空間繼續推廣藝術
對於藝團未來的去向,李少莊表示,團隊從一開始便致力推廣實驗藝術,「我吔唔係因為呢個空間才出現」,即使牛房這個空間沒有了、規模不同了,亦會另找空間繼續一直以來的堅持。但當然,現實中在澳門找一個像牛房般的展覽場地,談何容易,租金太高便是最大問題,至於會否重新投標以重返牛房,她指仍有待政府公布空間的計劃才能決定。
另一位牛房策展人李綺琪表示,牛房是一個自由的地方,更標誌著澳門一個實驗性和當代藝術的位置。而牛房除了本地藝術家外,也有世界各地不同的藝術家來交流,有一個地標性的作用。而現今要告別牛房、另覓空間,租金和空間會是很重要的考量。
李少莊
文創不等於藝術 貴租是最大挑戰牛房團隊接下來會繼續另找空間繼續推廣藝術,不過,團隊策展人之一李少莊亦承認不容易,像牛房般的開辦藝術展示空間的團體,很強調「文創不等於藝術」;文創是商業的,最終目的是形成一個產業,而藝術空間只專注在藝術發展。倘若藝術團體要「做生意」,即是迫藝術家不斷賣作品去賺錢,一些新晉、實驗性強的藝術家在未有知名度前,連租一間工作室也成問題,不可能做到「生意」,更何況在藝術生態未成熟的澳門。
澳門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文化評論人李展鵬受訪表示,本地文創團體的活動空間不足是澳門一直存在的問題。文創產業在現時高昂的租金下,不論是租用工廈或鋪位亦要面對經常被加租、迫遷的問題,令發展及營商環境極不穩定。除了文創零售方面,當中有劇團亦因租金問題經常要換場地,導致排練及展演空間不足,有礙發展。但他也指出,在商言商,政府也很難照顧到每個團體。
李展鵬指出,保持文創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單靠文化部門,問題在於澳門整個城市有多重視文創、能否容下文創;最重要的是,若地產租金一直居高不下,無論是文創或是其他產業也很難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