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作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休閒娛樂產業的發達程度令全球矚目,但在其耀眼光環下,很多原本同樣出彩的產業就容易被普通市民「忽視」,例如涉及尖端科技領域的電子產業,連很多澳門人都覺得本澳是「科技沙漠」,電子產業無法紮根,但事實上世界約七成的USB設計都來自本澳一間微電子公司,換言之,大家平時在電腦或電子產品上使用的USB接口,絕大部分或含有出自澳門的科研成果。
余成斌教授積極研發微電子科技多年獲獎無數,同時還熱心投身教育,細心栽培本地青年,將其微電子學術成就薪火相傳。(鄭健勳攝)
同樣值得澳門驕傲的是,該公司創辦人、澳門大學教授余成斌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亦是全澳首位接受本土教育,進而榮獲國際權威工程學組織授銜的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科研成就蜚聲國際的余成斌教授積極投身教育回饋社會,在澳門大學「開班授徒」,多名澳大學子在他栽培下連年摘得國際微電子比賽桂冠,為澳門贏得世界級科研領域的認可和掌聲。
余成斌教授表示,由他領導的團隊研發的芯片被廣泛應用在三星、華為等世界知名品牌電子產品中。(鄭健勳攝)
余成斌教授現時擔任澳門大學科技學院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其科研成果除在USB設計領域中佔有主導地位外,由他領導的芯片研發及設計團隊,更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龍頭大哥」,多年來其設計的芯片被廣泛應用在多個世界知名品牌的電子產品中,包括三星、華為、東芝及佳能等。
余成斌教授細心指導學生關於芯片的研發及設計。(鄭健勳攝)
中學時期專研電子科技
談及為何會投身於電子產業?余教授憶述稱,80年代就讀於濠江中學時,已對數學及電子產品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喜歡了解各個電器的運作原理,雖然當時年紀尚輕輕,但已預見到微電子芯片將會是電子產品發展的大趨勢。他舉例稱,影響人類發展的30個近代重大發明中,有超過一半產品都是由微電子芯片發展出來,例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等。從此,余教授就與小小的電子芯片結下不解之緣。
迎難而上追逐電子夢
1991年,余教授於廣州暨南大學取得學士學位,畢業後回到澳門為電力公司工作。兩年後,余教授一直念念不忘他的電子夢,適逢澳門大學開設電子學科,於是主動報名進入澳大修讀碩士。
他指出,當時澳門的微電子產業可謂一片空白,發展程度起碼比歐美地方落後20年,而且澳門完全相關資源,無論是軟硬件設備及文獻都是零,「為了查找文獻和資料,我每個周末都要到香港大學的圖書館,影印大量文件帶回澳門。」即使科研條件不足,但透過大學有限的設備,余教授與來自葡國的澳大老師馬許願依然迎難而上,開始了澳門最早的芯片研究。
直至2002年,余教授成功研發出當時全球最快的濾波器,並在「國際芯片奧林匹克」上發布成果,自此登上微電子產業的國際舞台,聲名大噪 ! 如今,余教授已在國際權威工程學組織「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期刊及國際會議上,發表超過120篇論文及四部著作,更是國際ISSCC和亞太區A-SSCC芯片奧林匹克峰會的評審委員、IEEE固態電路學會的傑出講師;亦擔任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何梁何利基金科技獎專業評審成員等。
投身教育培養本地人才
余教授在微電子產業取得巨大成果後,萌生了將這門學術承傳下去的念頭。人才培養就成為了他下一個「十年計劃」。為此,他在澳門大學成立了微電子科研實驗室,又經常帶領學生到海外參加國際性的會議及研討會,擴闊他們的視野,令他們知道這個行業有發展及出路。
培養人才後,余成斌教授又開始思考如何令每年培養出來的學生發揮專長。於是,他與多名科研專家合作,在2002年成立澳門首間微電子芯片研發公司─Chipidea,設計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中的芯片。公司發展一日千里,現時已經成為了全球知名的IC公司。
從此,澳門這個彈丸之地,就成為了微電子科研的綠洲。余成斌教授多次強調,希望自己的故事能令澳門年輕一代更有信心投身微電子科研行業,為實現夢想而更有信心地走向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