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大腦複雜而神秘,有超過900億個神經元,通過約150兆神經突觸形成相互連接,各國積極開展多項人類大腦研究計劃,企圖探索其中未知的奧秘。中國也緊跟全球研究熱潮,經過三年多的醞釀,計劃於今年底推出「腦計劃」,投資規模將與美國「腦計劃」相當,料達60億美元(約澳門幣482億元),以研究腦部重大疾病、助推人工智能(AI)發展等。
中國早在2014年已將「腦計劃」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並已寫入「十三五」規劃。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日前指出,中國政府將會對「腦計劃」投入巨資,民營資本也可望參與。從目前各國已經啟動的「腦計劃」來看,美國更側重於研發新型腦研究技術;歐盟則主攻以超級計算機技術來模擬腦功能;日本的「腦計劃」主要是以狨猴為模型研究各種腦功能和腦疾病的原理。據蒲慕明介紹,中國的「腦計劃」將會更加全面,融合上述三個不同層面的布局。蒲慕明希望中國可在未來15年內,能夠在腦科學、腦疾病早期診斷與干預、類腦智能器件三個前沿領域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
研究腦疾病 有望攻克帕金遜症
腦疾病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全球有近十億腦疾病患者,每年帶來約上萬億美元的經濟負擔。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腦計劃」的目標之一是治療抑鬱和成癮之類的疾病,以及衰老引起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癡呆症)和帕金遜症。專案也會開展自閉症的研究。未來有望通過分子、影像及相關標記物,提高大腦疾病的早期診斷和干預水準,通過大腦疾病的遺傳及病理性功能失調等方面的研究,掌握大腦疾病的發生機制。
助推AI發展 類腦智能設備將出現
「腦計劃」也直接推動AI向仿生思維、類腦神經元方向發展。包括利用腦機接口(在人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創建的直接連接通路)開發醫學應用,比如神經義肢技術,它的原理是用人腦信號直接控制機器,以幫助嚴重傷殘的人恢復行動。
在資訊技術方面,人腦的許多特徵都可以納入人工神經網絡或人工智能系統中來幫助它們改進。屆時,人工智能將不僅限於語音助手、人臉識別、智能引擎搜索等現有方面的應用,具備人的深度思維、意識的人工智能技術和設備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