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澳門特區政府邀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家減災委員會組織多個範疇的專家來澳,展開實地察看和工作會議,協助澳門總結和評估「8.23風災」及檢視和完善重大災害應變總體計劃。
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團隊來澳實地視察「8.23風災」後情況。(新聞局圖片)
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在澳期間與對口部門交流座談。(新聞局圖片)
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視察水浸後嚴重損壞的關閘地下巴士總站。(新聞局圖片)
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團隊上周六(16日)會見傳媒,總結來澳三日考察評估情況。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副主任、國務院應急專家組組長閃淳昌指出,今年8月23日「天鴿」風災给澳門造成重大傷亡和損失,專家組對澳門防災減災工作形成初步想法及建議,下一步還將有短、中、長期工作要加強,為特區繁榮穩定、建立宜居、宜業、宜遊且安全、韌性的國際化城市作出應有的努力。
行政長官崔世安(右)聽取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團對風災分析評估工作的初步匯報。 (新聞局圖片)
水利需建閘防治水災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蔣肖表示,颱風「天鴿」是1953年有記載資料以來,對澳門影響最強的一次,期間海傍區媽閣站的潮位較 1925年高出半米,為百年最高潮位。從災害的形成來看,通過興建擋潮閘來控制最嚴重的海傍區洪水災害是很必要的,但需要前期工作及進一步論證和完善;至於沿海建堤因涉及老城區改造及影響居民生產生活,須綜合分析進一步論證,具體築堤高度亦未有建議。閃淳昌補充稱,澳門要將防潮和防內澇統籌考慮,要把近期和中長期工作緊密結合。
電力需優化設施防中斷
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黃曉莉,建議進一步推進澳門和珠海電網第三通道的建設,加強外網向澳門供電的保障性及可靠能力。澳門本地電力裝機容量接近本地負荷的 50%,研究大風暴下電網解裂後的孤島運行方案,可以保障島內重要負荷不中斷;推進本地保障電源的建設,包括澳門電力公司計劃在路環電廠建設新的燃氣機組。另外,對於容易水浸區建議針對性制定電力設施防風防水標準規範的制定以及差異化設計、改造及建設。
氣象需加強災害預警能力
氣象預報方面,國家氣象中心台海中心研究員錢傳海表示,氣象部門及防災減災部門要及時發布準確預警,採取相應措施,盡量減少災害,做出100%的防災努力,建議氣象局吸取教訓,優化業務規範和流程,為今後作更好的準備。具體而言,建議未來氣象部門加強預警能力;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推動粵港澳及內地預報的資源共享;細化颱風等級,如內地有颱風、強颱風及超強颱風。
粵港澳需要協調聯動
被問及未來內地與澳門的相關合作時,閃淳昌稱,建擋潮閘對中山及內地有一定影響,要怎樣既考慮內地,又更好地考慮澳門,需要協調聯動。早前行政長官崔世安與廣東省領導一致表示要盡快建閘,建後需更好的協調;人才培訓及交流合作上也有很大合作空間。總而言之,「天鴿」後,內地與澳門在防災減災工作中進一步協調聯動,特別是粵港澳合作機制會進一步完善。
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了解消防部門救災相關設備。 (新聞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