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註定是災難性的一年,不但多個颱風連續侵襲本澳,全世界多個地區也正遭受極端天候之苦。今年6月到7月,法國南部、葡萄牙分別發生嚴重的森林大火,因為持續高溫天氣與熱浪侵襲,火災是歐洲夏天的主旋律; 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則是「水深火熱」,西岸洛杉機、西北部科羅拉多、奧勒岡、懷俄明州等多個州進入山火頻繁的週期,其中洛杉磯7月底一場森林大火,就燒掉了168 平方公里森林,面積相當於五個澳門。東岸的佛州與中部的德州,8月底以來連續遭遇多個超強颶風,颶風哈維剛走,艾瑪又登陸,墨西哥灣有卡蒂雅,加勒比海則有颶風荷塞在「排隊」。除此之外,南亞多國造成1,200人死亡的強降雨,非州塞拉利昂的洪水,也與極端天候有關。
雖然關於極端天候的成因仍有不同說法,但颱風威力與氣候暖化間的關連, 已有愈來愈多研究證明。過去40年來,溫室氣體效應已經讓亞洲東部與東南部的颱風強度,提升12% 至15%,溫室氣體導致海水溫度升高,更多的濕氣進入大氣層,讓颱風獲得更多毀滅性的力量。德國波茨坦氣候後果研究所所長施恩胡伯本月7日在柏林指出,科學界已經有足夠證據,認定颱風風力愈來愈強,與氣候暖化有關,「如果沒有認真落實《巴黎協定》,怪獸颱風就會變成『新常態』」。
氣候暖化是一場惡性循環,不但讓天災的威力更強,颱風或山火更破壞大量植被,等於失去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削弱生態系統對氣候的緩衝作用,間接加劇氣候暖化。而極端天候更不是一場會過去的災難,還記得咬著死老鼠的印度農民嗎?印度剛剛遭遇14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農民自殺潮。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統計,平均溫度每上升1℃,大約會導致70宗農民自殺事件。
氣溫和降雨的變化,不但影響農作物收成,也讓更多地方變得不適合生存,爭奪資源會導致更多衝突,如非洲薩哈拉沙漠以南地區,30年來不斷上升的氣溫,與戰爭的爆發也成正相關。氣候暖化導致的貧窮與脆弱,不但製造衝突也製造難民,難民則製造政治問題,看看歐洲和美國這兩年的巨變,誰說氣候暖化與人類衝突無關呢?
美國總統特朗普始終認定,氣候暖化只是發展中國家為了拖垮美國經濟,設計出的下流謊言。雖然在他任內美國仍未退出《巴黎協定》(2020年),但對於氣候議題的失焦,帶來的危害可能比單方面退出更嚴重。地區衝突從來不會是單一原因,其他地區也難以獨善其身,無論人們對氣候變遷的成因有何分歧,政治領袖都必須承擔責任,共同設法因應,減輕災害帶來的風險,否則貧困和暴力的迴圈只會不斷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