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河邊新街的真勇者

他們是不能遺忘的英雄
05/09/2017
60398
收藏
分享

甚麼是真正的勇敢?蘇軾說「卒然臨之而不驚」,是大勇的表現,當53年一遇的狂風暴雨讓你陷入險境,在性命攸關的當口不驚懼,仍能捨身救人者,更是勇者中的勇者。本報早前報道河邊新街菲律賓男子英勇救人的故事,救人者與獲救者當時仍受困私家車頂,最終讓所有人脫險的,原來是治安警察局特別巡邏組(俗稱衝鋒隊)隊長曾智明,他在大水中冒著滅頂危機,穿越水中看不見的危險,幫助四人逃出生天,自己卻被沖入堆滿雜物的倉庫受困,所幸最終脫困。曾智明的故事也是許多前線警員的故事,他們不顧危險、犧牲休息,放下自己家中可能的災損,不眠不休地投入救援或善後工作,是風災中不能被遺忘的英雄。

河邊新街當時水深超過兩米,曾智明冒險涉水,救出受困四人。 (資料圖片)

治安警衝鋒隊隊長  曾智明

強颱風「天鴿」上月23日襲澳,挾帶的狂風暴雨及漫漫洪水,是入行21年、任職治安警特別巡邏組隊長的首席警員曾智明沒有見過的。當日上午,曾智明與三位衝鋒車隊員在海水倒灌高危地區巡邏,他們在河邊新街附近發現一個地盤的大型棚架有即時危險,同時內港海水仍在不斷湧入,水位持續上升,路樹傾倒,道路上愈來愈危險,衝鋒隊決定將車停在李加祿街口進行攔截,並安排車輛疏導市民前往峨眉街等高處。

短短幾分鐘 水淹至心口

曾智明當時身處鹽里一帶,眼見附近許多居民正搶救電單車或店鋪貨物,短短幾分鐘內,大水已經浸至腰部甚至心口,遠處海泉灣麥當勞內亦有十多人被困,而對面街的五金行外,有市民站上高處亦被大水圍困,情況十分危急。他在確認其他隊員安全、並回報總台後,決定冒險游往五金行救人。

(由左至右)陳文輝、曾智明、何疊峰與何錫鴻接受本報訪問,談到風災救援經歷。 (劉凱輝攝)

身高1米76水深超兩米

當時被困在五金行外的,正是菲律賓男子洛雷托,

他冒險涉水救起五金行店東夫婦及一名男子,才想起自己也不會游泳,四人被困在店鋪外一輛私家車車頂上,眼見水位愈來愈高,狂風在耳邊怒吼,隨時都有滅頂的危險。

身高1.76米的曾智明形容,當時河邊新街水位最深處超過兩米,渡水過程中,雙腳始終無法觸地,身體多處亦被水中的木板、鐵片等雜物割傷。

治安警站在抗災最前線,大水中冒險救人挽救多條性命。 (資料圖片)

救人者被困 居民:救救阿Sir !

靠著其他居民提供的水漂,曾智明順利將洛雷托等人安全送至木瓜圍一處地鋪的高處脫困,正準備回頭繼續搜救時,一陣大水將曾智明沖翻,在看不見的水中,雙腳被雜物困住,一時動彈不得。附近居民見狀不禁大喊,「阿Sir被困啦!」「救救阿Sir !」幾經掙扎,所幸曾智明最後平安脫困。

許多休班警員加入清理街道行列,忍受高溫與惡臭,只希望盡快恢復市容。 (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曾Sir:任何警員都是救人第一

曾智明回憶,當時的惡劣情況平生從未見過,當下不單救人,一般人想自救都有困難,而且大風吹倒招牌、木板,大水又沖來別的地方的雜物,水底下危機四伏,連衝鋒車都在風壓與水壓下幾乎打不開車門。他慶幸自己救到河邊新街的許多人,視線範圍內20多人最終都平安,雖然大部分裝備與車輛報廢,但隊員都能安全歸來。

曾Sir表示,面對當時的情況,任何一個警員都是救人第一,見到有人揮手,即使環境幾惡劣,都一定會上前營救,「臨陣退縮過不了自己的一關」。和許多前線警員一樣,休班時間曾Sir也加入清掃街道的行列,沿途獲得許多市民親切問候與幫助,他感覺到此刻全澳門凝聚在一起,即使垃圾有幾臭、道路有多艱險,前線人員都能一一克服。

菜鳥警員颱風營救   難忘一句「阿Sir加油」

治安警察局第二警務警司處警員何疊峰與何錫鴻,也分享了風災中的難忘經歷。何錫鴻回憶,當天收到通報,一名伯伯被困台山一店鋪內,由於不清楚具體位置,只能分批搜查伯伯下落,當時水深及腰,四圍都是雜物碎片隨水流動,環境十分險要,最終找到伯伯後,因為暫時無法送他回家,只能找個安全的地方安置,所幸最終平安。上年才剛入職的警員何疊峰則稱,處理風災善後工作時,需要面對散發惡臭的垃圾,但最難忘的是市民提供的溫暖協助,以及一句簡單「阿Sir,加油!」治安警指揮部暨服務處本是後勤部門,風災期間也趕赴前線參與救災,職員陳文輝表示,風災後的路面情況非常惡劣,到處都是倒塌的樹木與建築棚架,街道滿布垃圾、油漬,有些殘骸還有「流電」危險,清理行動困難重重,當晚陳文輝與同事通宵工作,直到第二日清晨6時。他透露有市民送來飲用水,還為他們鼓掌打氣,「工作一定會好攰,但個心得到好大鼓勵」。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