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構想18年

海洋平台方案是內港一線生機?
30/08/2017
108190
收藏
分享
海洋平台方案是內港一線生機?
海洋平台方案是內港一線生機?
海洋平台方案是內港一線生機?
海洋平台方案是內港一線生機?
海洋平台方案是內港一線生機?
海洋平台方案是內港一線生機?
海洋平台方案是內港一線生機?

自回歸以來,內港治水喊了十幾年,居民至今仍飽受水浸之苦,今次颱風「天鴿」肆虐奪走十條人命,其中七人是因水浸而死,內港治水不能再拖,雖然政府委託機構研究相關方案,並上報國務院,但卻未必是治水唯一解答。曾經參與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興建的工程師黃燦光,早前提出內港「海洋平台」方案,希望在沙梨頭至媽閣沿岸興建高於海平面六米的「海洋平台」,以深八米的底層箱體結構收納海水,並將中層與上層規劃為車輛通行與停車空間,有關方案得到許多市民贊同。

澳門海域連接太平洋,隨著近年極端天候頻發,加上內港與橫琴過去40年間不斷填海,十字門海域面積減少逾兩倍,使河道容量減少,內港面對的海水倒灌危機更加嚴峻。

黃燦光建議在沙梨頭至媽閣沿岸,興建一條總長兩公里的「海洋平台」(紅線區域)。 (楊淑菁攝)

內港水浸問題幾乎年年有人提,早在2010年,民政總署就在工作報告中表明,要在內港一帶興建蒐集雨水的下水道和雨水泵房,並建造防止海水倒灌的設施;2012年,時任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誇下海口,表示將設計一個「防洪標準可以抵禦百年一遇的風暴潮、20年一遇的24小時暴雨不會成災」的「最佳方案」,卻也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前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曾表示要提出一個能抵擋「百年一遇風暴潮」的防洪方案。 (資料圖片)

政府方案 設攔水閘

治水是百年大計,不只是增高防洪堤壩這麼簡單,還需要考慮城市規劃、河道治理等全面性的問題。政府發言人陳致平前日在記者會向傳媒表示,政府於2015年開始,委託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展開《澳門內港擋潮閘可行性研究》及《澳門內港海傍區防洪防潮排澇總體規劃方案研究》,前者建議在灣仔水道口建設擋潮閘,抵禦風暴潮帶來的水患;後者從中山、珠海及澳門整體流域出發,探討防洪防潮排澇規劃,兩項研究已經分別完成,正式上報國務院,預計明年會有設計初稿,爭取明年下半年提交最終方案。

本澳在大面積填海前(上圖)與填海後(下圖)海域面積縮小。 (黃燦光提供圖片)

三層巨無霸 防洪行車兼泊車

雖然相關方案具體內容尚未明確,但這不是內港防洪的唯一解。曾經參與港珠澳大橋與倫敦輕軌主體工程興建的資深工程師黃燦光前日接受本報訪問稱,曾於去年10月提出不一樣的方案,建議在沙梨頭至媽閣沿岸,興建一條總長兩公里的「海洋平台」。

黃燦光構思的方案,是興建一個深至海底的三層箱體建築,箱頂至少高於海平面六米以上,加上護欄,可攔截水位達到七米,其中底層為高八米的蓄水池,在大暴雨及潮漲時,洪水可以經渠道引入蓄水池,再由水泵排出,中間則是高約五米的四線行車道,頂層設計為露天停車場或海濱長廊,規劃集防洪、蓄水、通車、泊車與休憩設施於一身。黃燦光又指,該方案完全規劃在海域中線內,屬於特區政府管轄,毋須向中央政府申請,只需要內部協調與招標即可「上馬」。惟方案並未獲得特區政府採納。

黃燦光提出的方案,包括一個深八米的蓄水池,中間可通車,最頂層是停車空間或海濱長廊。 (黃燦光提供圖片)

攔水閘難抗「兩面受敵」

黃燦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澳門在1960至1980年代,海域面積為38平方公里,填海後的面積則減少到17平方公里,估計灣內水位會上升兩倍,河面闊度收窄,導致每當發生特大降雨或風暴潮時,水位更容易湧入低漥的內港一帶,若受到來自南面的海水及北面的珠江水夾擊,即使興建攔水閘,亦難以抵禦「兩面受敵」的情況,內港仍會遭受水浸。

資深工程師黃燦光,曾參與興建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 (鄭健勳攝)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