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要求日本投降,當時他說,如果日本不投降,「他們將面對來自空中的毀滅之雨,而這是這個世界從未見過的」。自此之後,歷屆美國總統再也沒有說過類似這樣露骨的威脅話語,即使是面對古巴飛彈危機時的甘迺迪也沒有。特朗普最近一席「他們將面對這個世界從未見識過的烈火與狂怒」,語境與杜魯門當時說的話相近,意有所指的暗示核戰爭,一下子讓朝鮮局勢嚴峻起來。不同的是,杜魯門面對的是兩國戰爭狀態,而日本公認的是侵略者,且沒有核彈,而現在,美朝沒開戰,美國專家連朝鮮導彈到底能射到哪都沒把握。
儘管大家已經習慣特朗普口不擇言,說跟做是兩回事,但是美國在對朝政策上的模糊搖擺正在拿世界的安危開玩笑。今年1月,特朗普說不會讓朝鮮發展出能打到美國的導彈,結果7月朝鮮兩度試射射程覆蓋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美國國務卿和總統跑出來說了幾句暗示開戰的話之後,似乎甚麼事也沒
有,這種虛張聲勢的行為,不但損及美國信譽,也確確實實增加了誤判與擦槍走火的可能性,要知道首爾距離38線只有40公里,不需要核武或洲際彈道導彈,一般火炮就能帶給韓國首都重大傷亡。如果你不準備這麼做,就別這麼說。不論特朗普私底下掌握多少籌碼,他都在玩一場最危險的遊戲。
更令人憂心的是美國方面的混亂狀態,在特朗普臨場「爆肚」後,國務卿蒂勒森出面扮白臉,強調目前沒有來自朝鮮的立即威脅,呼籲美國人繼續安枕,但國防部長馬蒂斯卻又再度警告平壤,必須停止考慮任何導致「政權終結」的行動,甚至總統顧問高克,都拒絕讓蒂勒森打圓場,稱他的說法「一派胡言」。
美國國務院在外交事務上的話語權,已經漸漸被軍方取代,國務院多個大使職位,甚至助理國務卿的位置尚未有正式任命,蒂勒森疲於奔命,對外交事務的掌控卻愈來愈薄弱; 反觀軍方不但獲得更多預算,白宮多個重要幕僚職位也都由前軍頭擔任,將領們繞過國務院擅自做出外交發言的情況屢見不鮮。
特朗普屢屢對朝鮮放話,背後的目的是迫使對方重回談判桌,但這個策略要成功,美方必須能夠有完整判斷情勢的能力,不能總是放出自相矛盾的訊息,同時必須要管好特朗普的嘴巴。當年甘迺迪與赫魯曉夫能夠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全身而退,避免一場世界大戰,最重要的原因是雙方能夠避免戰略誤判,並且準備好一致的應對策略,反觀自比林肯的特朗普,在推特上發言從不受控,別說林肯,連甘迺迪的百分之一都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