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廂踼拳選手譚思朗上月首次為澳門在「世界運動會」上贏得一面銅牌;另一邊廂澳門踼拳總教練蕭自康經過好幾年的努力,以行動讓澳門人接受踼拳,更漸漸讓這項運動變得大眾化,目前的學員從4歲到60多歲兼而有之,正靜待收成之日。
踼拳選手譚思朗,上月在「世界運動會」為本澳取得一面銅牌。
澳門踢拳總會總教練蕭自康向譚思朗作出指導。
近年不少市民參與踢拳運動,年齡層由小朋友以至到大人。
踢拳對不少人來說也可能比較陌生,其實這是結合了空手道、泰拳與拳擊的運動,賽例亦與泰拳比賽類似。儘管這項運動出現至今僅半世紀左右,但全球的參與人數已大幅增加。
「踼拳基本有強身健體和防身自衛兩大功能,以前的人不知道踼拳為何物,但近年得到我們推廣,慢慢開始練習層從4歲到60多歲都有,已開始作大眾化推廣。」澳門踢拳總會總教練蕭自康說。
老幼咸宜從小學習為佳
不論是任何運動,從小學起也比較好,蕭自康也認為,讓學生從4歲開始接觸踢拳運動較適合,可以練到身體協調以及從少會愛上體育,待長大後再改進技術。他又指,踼拳運動會是小朋友參與體育運動的一個好基石。
當今參與踢拳運動的,小朋友已佔了很大的比例,被問到教小朋友最重要是甚麼,他不假思索便指:「就是需要耐性!他們會很活躍去參與,但要他們專心和守紀律就必須很有耐性,用一些方法,例如讓他們覺得這項運動很有趣。」
一家大細參與親子活動
誠如教練所言,踼拳老幼咸宜,甚至已發展成為親子活動。施太(Elaine)和一對兒子10歲的施鎧浩及8歲的施鎧滔一提到學習踼拳便興高采烈。哥哥施鎧浩暑假後將升讀五年級,他表示,練習不到兩個月,已可做出很多不同的高難度動作,學之前肌肉不夠結實和強壯,學了之後覺得自己肌肉壯大了,而且勁度強了。體型較「大件」的弟弟施鎧滔,坦言學習踼拳的主因是為了減肥,即將升讀三年級的他為了瘦身,直言:「不怕辛苦!」
10歲的施鎧浩年紀輕輕,但功架十足。
眼見兩個小朋友玩得如此開心,施太亦毅然成為踢拳學員。「我亦有跟他們一起上堂,我本身的原意是為減肥而學,又對身體好。我想選一項運動他們會喜歡才能投入,我們三人都喜歡所以一同參加親子班。」她預計開學後,仍希望讓囝囝保持一周一課。
施太與兩名囝囝一同參與親子班,練踢拳之餘亦一同享受家庭樂。
追上潮流上擂台作目標
學習踢拳已成為一個「潮流」, 今年14歲的周嘉欣笑言,這也是她參與這項運動的原因之一。已學習踼拳兩年的她表示,學拳後力量大了很多,家人對她以參賽作為目標也沒有太多意見,並期望有一日能夠踏上擂台。
習拳兩年的周嘉欣,以上擂臺打比賽為目標。
「學習踼拳後身體好多了,以前完全做不到掌上壓,現在不只可以,而且做得很多,希望可以在擂臺贏得冠軍。」由於磅數不足關係,周嘉欣要達成上擂台的心願,仍需要加緊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