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詐騙歪風吹遍全球,本澳自今年3月迎來一波電話詐騙高峰後,隨著現金分享本月初發放,騙徒再度聚焦本澳。據司警統計,光是自本月21日起連續四天內,已經密集接獲高達236宗電話詐騙舉報,雖然警方多次提醒市民留意,但詭計多端的騙徒仍有辦法得手。日前本澳一名40多歲女事主即墮入詐騙電話陷阱,合共損失超過人民幣31萬元,欲哭無淚。
本月22日,女事主接到一通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海關總署」人員,稱事主有一封郵件被扣留,隨即將電話轉接到一名「內地公安」。該「公安」聲稱,事主早前曾替一名男子在內地開設銀行賬戶,而該男子又涉及一宗經濟犯罪,懷疑事主與案件有關,要求對事主進行「資金審查」。
單純事主 借錢送騙徒
沒想到事主信以為真,按照對方要求,將自己內地銀行戶口的賬號密碼如實告知對方,賬戶內的人民幣17萬元存款隨即被人轉走。無恥騙徒見事主易騙得寸進尺,要求事主再存入人民幣20萬元「保證金」,否則就會「拉妳坐監」。焦急的事主只好向親朋好友多方籌措,借得人民幣13萬多元,按照對方要求匯款到指定賬戶內。匯款後,事主再接到對方電話,聲稱可以替事主支付餘下保證金,事主這才起了疑心,懷疑自已遭到詐騙,隨即報警求助,可惜為時已晚,合共人民幣31萬4,000元已一去不復返。
政府人員要求匯款 一定是騙局
司警表示,由本月21日至24日下午四時,共接獲電話詐騙案舉報236宗,其中一人被騙去澳門幣69,000元,以及人民幣90,000元。司警再次提醒市民,政府部門不會透過電話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更不會要求市民轉賬或匯款,若收到此類電話則一定是騙局,應立即向警方舉報,切勿向任何人透露個人資料、轉賬和匯款,呼籲市民提高警惕,以免墮入騙徒陷阱。
電話詐騙再迎高峰期 手法老套市民切勿上當假冒澳門海關及治安警出入境事務廳的電話詐騙案,始於今年3月,在3月中旬約十日內,司警一共收到71宗舉報,當時司警特別舉行記者會介紹案情和提防方式,其中的詐騙手法與近期的詐騙方式雷同。 司警稱,騙徒主要訛稱事主曾作擔保人,涉及一宗經濟犯罪案懷疑是共犯,之後轉線至「內地國家機關」,要求提供個人身份資料、銀行賬號和密碼,協助調查及「資產審查」。期間「內地國家機關」又會訛稱需要知道事主持有多少銀行戶口及有多少資產,同時需提取所有現金存款至指定的「安全賬戶」審查,款項隨即被騙徒轉走。
司警曾於本月20日再度發出「警情通告」,說明詐騙手法及提防方式,呼籲市民提高警覺。「警情通告」連結:http://www.pj.gov.mo/Web//u/cms/www/201707/20192601t4p1.pdf
「你有郵件被扣留」騙案過程:1. 事主手提電話接獲不明來電,接聽後為語音訊息,內容大致為:「你有重要文件或郵件被海關(或出入境事務廳)扣留,如要了解詳情請按9字」。
2. 事主按9字接通後,一名操普通話人士會指示事主抄下地址(該地址為澳門海關或出入境事務廳的真實地址),然後要求事主提供各人身份資料。
3. 之後將電話轉接到「內地國家機關」,恫嚇事主戶口被人盜用或涉及犯罪,要求依照指示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