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金鋪開到成行成市,倒模一樣令人傻傻分不清。要說澳門街最具歷史的一間,必定是位於營地大街、售賣金飾、玉器和鑽石等的「福興金鋪」(下稱「福興」)。自1908年開業至今,橫跨一個世紀,「福興」也曾有過屬於他們的黃金時代,是真正屬於澳門人的金鋪。
「福興金鋪」能穩站108年,全靠姚老闆秉承貨真價實的宗旨。(李國星攝)
俗語有云:情比金堅,「福興」的姚老闆和張師傅的確比金更「堅」,一個主理大小事務,一個專門打金,雙劍合璧一輩子。90歲高齡的姚老闆每日準時落鋪坐鎮,自1945年繼承父業一直經營至今,不僅要學管賬,還要學打金。舊時金飾得靠雙手一錘一鑿打出來,由學徒、「技一」、「技二」到「技三」,至少花三年時間才學滿成師。「雖然學過但唔精,講到資深絕對及不上張師傅。」謙虛的他指著店內最盡頭的工作間,鐵窗後那位正在全神貫注打金的師傅。
傳統金鋪的格局分銷售區和打金區,客人可直接看到鑄造金器的過程。
「福興金鋪」一直維持在70年代的裝潢,大多以木櫃展示金器。
失傳的打金術
60年代工種不多,若能學會一門手藝,就有如找到好歸宿,起碼不愁吃和穿。15歲入行做「後生」的張師傅當年月薪只得澳門幣30元,「當時買個雞飯也要兩、三蚊,學師仔人工非常奀!」即使十隻手指頭被磨得又鈍又粗,他仍留守打金業48年,又即席示範把不到一厘米長的水滴形玉塊鑲嵌成耳環。工作桌上舊式收音機的廣播聲,絲毫沒影響張師傅的效率,他說做細活時,一字記之曰:「靜」,只要心無雜念,做起事來就可準確無誤。
無論打磨、拉絲、倒模、鑿花、組裝等,一概難不到細心的張師傅。
水滴形和圓形耳環的金托部分,全由小金條打成。
不管面對工作還是行業式微,張師傅總是泰然自若,還笑言:「我們快變成歷史文物,要到博物館展出了!」他說曾收徒傳授打金工藝,可惜統統半途而廢,寧願在髮型屋學洗頭,月賺千元也不想辛苦待在店裡打金,加上機器逐漸取代人手,因此近30年來再沒有人來學打金了。對於傳統工藝的失傳,張師傅微笑中帶點無奈道:「時代進步無人能阻。」說畢,繼續低頭鑲嵌玉石耳環,難道汰舊換新是不變的定律?
木桌和打金、鑲石的工具是張師傅48年來工作的好夥伴。
經千錘百鑿後,用來墊著金器的石頭,已變得光滑無角。
「金」非昔比
永恆不變的還有金器在中式婚禮的地位,新娘手上的龍鳳鈪,傳統認為數量愈多代表嫁得愈好。姚老闆指,昔日客人較著重龍鳳鈪的手工和舒適度,大部分是批花和倒模製成,設計平實。直至90年代電鑄技術出現,先以蠟造出飾品的形狀,再把純金覆蓋於蠟模上,最後把蠟溶掉,無論是通花、立體金雕皆毫無難度。因此龍鳳鈪變得又薄又闊,五厘米闊的金鈪只要三錢黃金就能製成,符合現代人想好睇又得體的要求。
買金最怕買到「朱二盛」,傳聞想測試黃金真偽,一咬便知龍與鳳,留下咬痕的便是真金。「哪能讓你咬?小心咬崩牙!」張師傅解釋,行內的金器分為足金和西金,足金即純黃金,的確較易變形,因此加入其他金屬成分的西金相對堅硬,可做出圖案細緻的金飾。他提醒大家,鉻和純銅也是軟金屬,用牙咬同樣能留下咬痕,因此咬金測試不完全準確,而且基於衛生問題,最好還是交到金行作專業鑑定吧!
姚老闆說,昔日還沒有銀行之前,客人會在出糧後購買大批金器,既保值又可作儲蓄之用。
土豪狂掃金戒
「買金贈銀」是金行界曾經流行一時的推銷手法,以報答貴賓級客人的支持,姚老闆笑說:「在興旺時期,送銀耳環或銀戒指也不足為奇。」不過,到了90年代中期,銀價也跟隨金價上揚,送銀器的歌仔早已不唱。遇上市道變差,不少客人會把金飾全部套現,一個金融海嘯便沖走所有家當。到了今時今日,內地開放自由行,有不少豪客甫進店就拿出一疊疊鈔票,買下幾十隻金戒指。開業百年的「福興」可說是見盡人生百態。
經歷過無數次經濟低迷的時期,姚老闆都咬緊牙關渡過,令「福興」歷經一甲子後,仍屹立不倒。他專注守著一間金鋪,並以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宗旨留住客人。「就算辛苦都要捱落去!」中氣十足的姚老闆不忘感謝熟客這幾十年來的支持方可撑到今天。即使已計劃好把「福興」交給姪子管理,但老人依然風雨無阻報到,「做得一日得一日,直至身體無法承受為止。」
時下的龍鳳鈪款式多樣又好看,可惜比A4紙還要薄,非常「唔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