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灣公屋群是本澳其中一個新建的大型社區,政府於2009年公布《石排灣都市化規劃》,計劃將其打造成一個佔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人口60,000的生活社區,但各項配套設施至今都未曾落成,給居住該區的居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如何完善配套設施是擺在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石排灣都市化規劃》2009年公布至今環評工作仍未完成,拖慢各項設施的配套工作。(資料圖片)
立法議員何潤生(下圖)在2015年6月曾指出,石排灣公屋落成入住後,必要的配套設施規劃被忽視或建設滯後,未能在居民入住初期全面同步投入使用,影響該區居民的生活、工作、上學、消費、就醫、休憩等日常需求,加上石排灣位置偏遠,變相增加了該區居民日常生活的成本及時間負擔。
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烽日前回應有關石排灣開發的問題時表示,《石排灣都市化規劃》在2009年公布後,但由於環評工作未結束,所以未有整體規劃的結論。他又稱,現時環評的要求高,任何建築物建築面積超過50,000平方米、連續面超過70米或在山邊開掘的工程都要做環評,而相關工作由環保局嚴格把關。
何潤生議員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石排灣區域佔地面積大,包含了公屋、社屋、私樓等住戶,應該要盡早落實整體規劃,包括休憩活動區、交通設施、社區設施、學校、街市等。對於規劃的環評工作仍未結束,他認為環評與規劃這兩件事,應該同步推動,有關當局不能用一些理由去推卻責任。
此外,何潤生亦建議當局吸取石排灣社區的經驗,在未來新城填海區規劃中作全面考慮,確保入住該區的市民擁有良好的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