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垃圾問題已到了「水浸眼眉」的緊要關頭,除了焚化爐不敷應用、堆填區飽和、建築廢料及生活垃圾與日俱增、廢棄車輛無處擺放……另一電子垃圾處理不當,更會禍延子孫,造孽澳門。
如何處理垃圾特別是電子垃圾,環保局處理不當,會造孽澳門。 (互聯網圖片)
曾批環保局廢舊電池回收工作做得不理想的澳門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日前受訪時表示,現時的處理廢舊電池做法並不是好方法,只是將舊電池暫時回收後,處理方法不過用水泥、水、螯合劑等一起攪拌,作固化處理,完全沒有回收利用,並沒有將它拆解和合適地利用。
廢舊電池若要循環再用,必先將其中有毒重金屬分解。 (互聯網圖片)
方圓兩公里變「毒土」
何偉添(下圖)指出,固化處理經長年累月後有滲漏風險,水泥只是暫時封存,會存在滲漏危險,因為土壤難以分解電池中的有害物質,有機會造成污染土壤的情況,方圓一至兩公里範圍內,都會變成「毒土」!
早前,環保局稱回收2,000公斤廢舊電池,但當局一直指現時澳門產生之廢舊電池,不足以形成一個回收產業。何偉添認為,環保局只是以廢舊電池回收箱收集到的數量作參考,並不夠科學,應從入口數量和報廢數量等合併作出判斷,才較準確。他又稱,即使不足以形成一個回收產業,但政府不應以此作出考慮,因政府有責任保護環境。
自家垃圾自家處理
對於當局有意積極爭取透過區域合作方式作資源化處理,何偉添對這做法並不認同。他反問,澳門自己產生的垃圾,「點解下下要運去人哋度?甚至畀埋錢,也要運去江門等鄰近地區」。他又以建築廢料作比喻,(新城填海區)ABCDE區都需要填海,現時缺乏泥沙等材料,根據國家標準,建築垃圾可以處理後用來填海。
對於環保局設置廢舊電池回收箱,何偉添認為,這個原意是好的,可增加民眾對環保工作的參與,但現時仍有很多市民不清楚有回收箱及設置地點,由此可反映環保局的宣傳工作未到位,仍要繼續優化宣傳及教育工作。
至於有市民反映長時間不見有專人來主動拿回收箱,何偉添認為,很有可能是外判公司負責回收工作,環保局既然使用公帑,有責任加強責成及監管外判公司。他又建議,長遠應建立一個有效機制,做到每間大廈都設置回收箱,有專人定期如每星期一次進行回收。
梁榮仔 斥政府卸責
早前,議員梁榮仔也曾在書面質詢中提出廢舊電池回收的問題,當局指出「現時澳門產生之廢舊電池不足以形成一個回收產業」。梁榮仔質疑,一個回收廢舊電池產業,具體需要多大規模才可以形成?明顯是政府找藉口推卸責任。
雖然當局回覆指,「因澳門人口規模較小,認為以區域合作方式處理廢舊電池,是較為合適的方案。」不過,梁榮仔不收貨,直斥環保局「根本冇心搞回收工作,電池回收就象徵式放置幾個回收箱,然後就不了了之。」他希望傳媒及市民應多加關注,促成政府帶頭擔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