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教育不足

垃圾分類成效不彰
28/06/2017
39753
收藏
分享
垃圾分類成效不彰
垃圾分類成效不彰

資源垃圾分類及回收,是近期一個社會討論熱點,澳門每日產生垃圾多逾1,000公頓,垃圾承載力達頂點,但澳門資源垃圾回收量則長期遠遠落後其他鄰近城市,只佔可回收率不到20%,佔整體垃圾量僅1%,垃圾分類成效不彰,立法會議員及環保人士均批評是政府宣傳教育不足及欠缺方便回收點。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在立法會講到廢物分類回收,直言澳門資源垃圾分類回收失敗,稱他每晚都會拿報紙等回收物投入住所樓下的回收分類箱,「但我冇一次撞到相同嘅人」,形容澳門市民很缺乏分類回收意識。他認為需要更多的宣傳和教育,「我唔熟呢樣嘢,我唔識教佢哋(環保局)點樣去做,但佢哋應該識得要教市民去做。」根據環保局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5 」,澳門人均生活垃圾量每日約2.13公斤,拋離香港的1.33公斤,北京的0.93公斤、上海0.69公斤、廣州的0.9公斤。本澳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多年,成效不彰,有市民向立法會議員及傳媒反映,不少分類垃圾箱,慘不忍睹,不是湯汁、飲料,就是膠樽、汽水罐和紙袋混在一起,明顯是環保當局宣傳教育不足,雖然不少市民已有意識到做垃圾分類,但沒有實踐經驗,本澳資源回收分類教育「半桶水」,很多人都不知如何正確分類拋棄圾垃,例如回收膠樽時要將膠樽內的水倒掉,再壓扁放入回收垃圾箱內,否則後續工作會很多。環保人士批評,是政府宣傳教育不足,應在垃圾分類回收箱當眼處張貼相關宣傳教育資訊,讓居民可以有更多實踐。

有立法會議員向政府提出書面質詢時指出,垃圾分類關乎千家萬戶,政府的功能應是構建便民可行的分類制度,搭建便利回收網絡,鼓勵居民和政府一道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澳門居民每人每日生產的生活垃圾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原因之一與未做好垃圾分類回收有關。澳門回收產業鏈單一,只有廢紙、塑膠、金屬類,政府推動的減廢回收環保fun也只是定時定點回收,回收點不足、分布不便利,成效有限。

環保對於本澳的持續穩健發展非常重要,要將澳門打造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首要打造綠色環保城市,在未來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應忽視環保建設,需要不斷推出完善環保政策及措施,環保當局不給力,徒得虛名,難以打造澳門成為綠色旅遊城市。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