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澳經濟結構單一化,愈來愈多工業大廈被閒置,由於工廈空間寬敞、租金較低,加上政府推廣工廈活化,吸引不少創業者入駐,但由於工廈本身的使用規範限制較多,政府對工廈活化方向也沒有清晰界定,使得許多創業者在工廈內的營運遊走在灰色地帶,室內兒童遊樂場便是其中之一。由於工廈本身並不適合大量人流活動,且經營兒童遊樂場需向民署申請許可,許多沒有獲得許可的遊樂場所陸續被關停,引發不少爭議。
過去三年來,民署共關閉了七間設在工廈內的兒童遊樂場。(陳駿騏攝)
民政總署日前表示,自2015年至今,一共關停了十間不具備相關行證許可的兒童遊樂場,其中有七間都是在工業大廈內。民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重申,工廈沒有條件發出兒童遊樂場營運准照,許多被查封的場地曾被多次勸告,仍繼續經營,只好聯同治安警發出封場令,勒令關停。戴祖義表示,即使以俱樂部和會員形式經營亦需獲得牌照,若民署發現相關情況,會繼續票控即採取行動,希望相關場所轉到地鋪或酒店經營。
意見認為,創業者入工廈,必須先了解法律法規,以免血本無歸。 (陳駿騏攝)
家長為業者抱不平
事件經媒體報道後,不少家長紛紛為遊樂場抱不平,有意見認為位於路氹城各大酒店內的遊樂場,不僅路途遙遠,而且價格昂貴,不解當局為何對「本島」區內適合市民一家大小同樂的場所「趕盡殺絕」。在一些此類遊樂場的社交平台頁面上,很多家長留言查詢後續事宜,部分遊樂場在關閉後選擇向客戶退款、徹底退出市場了事。但亦有某間位於工廈內的遊樂場在網上表示,舊場地被關閉後,公司已另覓新地點打算重新開張,而且強調「將會經過合法途徑取得合適牌照」。
政府應有清晰指引
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下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當局依法對工廈內的兒童遊樂場進行取締,是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因為工廈本身的設計與商業用途大廈不同,原本只適合作生產用途,用作遊樂場所隱患較大。
對於政府推廣工廈活化,唐繼宗認為可以有很多利用方向,但一定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建議政府可以作出「有甚麼產業可以做」的清晰指引。更長遠來看,可以鼓勵工廈適當改建或重建,進行徹底「活化」。唐繼宗亦奉勸業者,本身要對法律法規多加理解,如諮詢專業人士等,避免投資血本無歸。
親子休閒設施缺乏
此外,「經此一役」後, 社會各界才發現,原來本澳親子或青少年休閒設施較為缺乏。唐繼宗認為,此類設施的需求較大,政府可以從兩方面同時考慮,一是建設更多公共遊樂設施滿足市民需求,或者創造條件讓私營公司運營,創設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