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空間」作澳未來城市發展

米健指選址重要需研究論證
22/06/2017
60553
收藏
分享
米健指選址重要需研究論證
米健指選址重要需研究論證
米健指選址重要需研究論證
米健指選址重要需研究論證

政府去年12月發表《城市發展策略(2016至2030)》報告,提出除了在新城填海區外,在澳門發展「第四空間」,即在澳門半島、氹仔、路環及新城填海區外,再填海造地,作為未來城市發展,希望20年內,以路環為起點,從東南伸延到珠海黃茅島至高欄港,形成海上「金三角」。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首席顧問米健表示,要在澳門 85平方公里管理水域內實現「第四空間」,難度很大。

第四空間選址若在路環以南,難度不少。 (設計圖片)

政策研究室首席顧問米健接受訪問時指出,概念提出之前做過不少研究,也經過多次醞釀和論證,「第四空間」根據澳門未來發展需要和城市發展建設規律以及國家海洋戰略規劃,「高端集中」「高端集約」,「高端精緻」,打造符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的產業元素,包括製造業、精密製造、IT行業等高端產業,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政策研究室首席顧問米健受訪時稱, 要在澳門85平方公里管理水域內實現「第四空間」,選址重要。 (劉艷萍攝)

米健稱,「第四空間」選址極為重要,傾向於路環以南和黃茅島之間,但該海域寬度有11海里,空間並不算大,因此完全在本澳管理85平方公里海域內實現「第四空間」難度很大。雖然國家中央部委明確不能在85平方公里海域填海,但並未完全否認特區政府一些研究和論證,如果澳門確實有需要,並能提出科學可行具說服力的方案,相信澳門「第四空間」有希望。

「第四空間」面臨諸多限制社會上就「第四空間」提出不少設想和方案,未來向海上發展的「第四空間」將面臨諸多限制,如國家部委的政策要求、生態保護、國際及交通航運等限制,現有的很多方案皆是從個人角度出發,而未考慮限制。通過對85平方公里海域內狀況進行基礎調查發現,海域漲潮水深五米左右,落潮兩米左右,說明沒有條件建深水港或是郵輪碼頭,水質不優,海洋養殖也有限制。

至於會否影響澳門海洋生態環境,米健回應稱,「第四空間」擬選址路環以南但非緊靠路環,早已考慮環境因素並經過專家論證,儘量避免影響現有海洋生態環境。行政長官崔世安親自擔任海域管理及發展統籌委員會主席、海域中長期發展規劃組長,體現了特區政府對海域管理的重視。澳門85平方公里海域來之不易,我們應該予以保護,而不能搞壞現有環境,應該要海洋環境更美。

城規會去年曾在第11次全體會議上討論「第四空間」有關規劃設想。 (資料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