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的氹仔客運碼頭(即俗稱新北安碼頭)鐵定下月1日正式啟用,昨早由行政長官崔世安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主持開幕儀式,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在致辭時表示,氹仔臨時客運碼頭已經成為本澳第三大口岸,因應長遠發展,故有需要興建氹仔客運碼頭,完善氹仔海路客運硬件設備。
然而,氹仔客運碼頭由興建至落成,引起不少爭議,一是逾期三年才落成;二是成本由最初估算的1.73億元至中期的5.83億元,到最後的38億元,備受質疑超支無度;三是新碼頭面積龐大,能否物盡其用是第一考慮,單是每月電費,都是天文數字,但最重要的是,港澳珠大橋預計明年落成,屆時海上運輸勢必被瓜分一大截,若新碼頭不能與機場結合成「海空聯運」模式,就真的會落得「大白象」的下場!
行政長官崔世安(右二)與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左),昨日為氹仔客運碼頭主持開幕儀式。 (許舒婷攝)
於2005年籌備興建、原預計於2013年完工的氹仔客運碼頭,將於下月1日正式啟用,屆時北安臨時客運碼頭服務將會全部移至新碼頭,而北安臨時客運碼頭,亦將於本月31日凌晨起關閉。新碼頭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設有16個客船泊位、127條出入境通道,但碼頭首階段運作只會開放八個客船泊位,航線亦維持不變。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氹仔的海路運輸已成為本澳第三大口岸,故新碼頭的興建實有必要。 (許舒婷攝)
首階段16泊位只開一半
現時北安臨時客運碼頭設有三個客船泊位,由三間客運公司(金光飛航、噴射飛航、粵經船務)經營八條航線。新落成的氹仔客運碼頭,將會增設至16個客船泊位,但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昨日在活動後補充,首階段運作只會開放八個客船泊位,而航線會維持不變,仍由三間客運公司經營八條航線。
氹仔客運碼頭面積廣達20 萬平方米,較隔鄰的國際機場18萬平方米,還要巨大。 (新聞局圖片)
「海空聯盟」形式暫不變
下月投入營運的氹仔客運碼頭亦增設「海空聯盟」設施,即是可以直接由碼頭經通道往返機場。但黃穗文指出,首階段暫時仍只會保持現時臨時客運碼頭往返機場方式,用接駁巴士接送,而通道開放預計會在碼頭第三期建設後開放。
遠觀客運大堂的宏偉,旅客置身在其中只覺渺小如蟻。(許舒婷攝)
商鋪營運未有著落
黃穗文又稱,碼頭內的商鋪已完成招標,但現時還未對外招商,目前正跟進有關行政手續,而招商後仍要根據判給合同,審核商戶情況,相信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開放商戶服務。
離境大堂設有44條人手過關通道,以及16條自助過關通道。 (許舒婷攝)
交通接駁有待完善
另外,黃穗文日前與交通局及市政部門召開會議,就氹仔客運碼頭的外圍情況進行完善,她引述交通局回應指,部分交通標誌及完善或優化,要到下月底才完成。有關的公交配套問題,暫時與北安臨時客運碼頭的安排相若,相信當局會根據旅客的需要,逐步增加巴士班次或作進一步調整。
黃穗文昨早在致辭時特別提到,客運碼頭是市民和旅客進出澳門的重要門戶,過去五年共有約1.2億人次使用海上口岸進出本澳,而氹仔臨時客運碼頭已經成為本澳第三大口岸,因應長遠發展,故有需要興建氹仔客運碼頭,完善氹仔海路運輸的硬件設備。
氹仔客運碼頭設有1,000個停車泊位。 (許舒婷攝)
憂港珠澳大橋自己打自己 林宇滔:海空聯運開拓客源
早前有不少意見質疑氹仔客運碼頭是「大白象工程」,擔心開支與收益不成正比,浪費公帑。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直言,港珠澳大橋預計明年落成,與氹仔客運碼頭的啟用時間似乎有矛盾,建議政府應開拓更多的航線以發展海空聯運,避免日後因港珠澳大橋啓用後,對新碼頭,甚至外港客運碼頭也會受到衝擊。
林宇滔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稱,氹仔客運碼頭對本澳來說,規劃的確是過於空曠,建設也華而不實,且港珠澳大橋預計明年啓用,以車程來說,估計由澳門到香港只需30分鐘,加上費用肯定較搭船便宜,可以肯定大部分人會選擇陸路到港,擔心屆時如此巨型的碼頭,是否能發揮成效?
另外,林宇滔認為,應好好思考怎樣利用氹仔客運碼頭與機場結合,開拓更多客源。他舉例指,如本澳機場有廉價的東南亞航線,內地則比較少有類似的推廣,若澳門能推出更多的航線及推行通關便利的措施,便可吸引珠三角的客源乘船到氹仔再往機場,結合海空聯運,開拓更多客源;政府應針對此作長遠研究,令氹仔客運碼頭有更多的發展方向。
早前不少議員對氹仔客運碼頭的客源問題抱懷疑態度。施家倫曾表示,以現時立法會來說,不是24小時開放,每個月電費就已高達110萬元,氹仔客運碼頭比立法會大20幾倍,而且是全天候運作,「分分鐘千幾萬都埋唔到單!」加上工作人員及各部門開支,擔心公帑入不敷支。
新碼頭的商鋪已完成招標,但何時可開始營商,未有定案。 (許舒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