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五不」 增加國際信任
15/05/2017
27973
收藏
分享
習「五不」 增加國際信任
習「五不」 增加國際信任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昨日在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致辭中,首度就政治問題做出明確聲明,他連用五個「不」亮明中國立場,強調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不會重複地緣博弈,也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希望破除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偏見。

自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國際社會始終處在半信半疑的狀態,對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提出的藍圖有許多懷疑。就在論壇前夕,英國《金融時報》即質疑在中國整體對外投資增長的狀態下,對「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卻有所下降,認為許多投資項目對企業家而言不具吸引力,是為了政策而「硬著頭皮幹」。而吸引到的投資卻未必直接流向基礎建設,反而是流入基礎建設發達的新加坡。

《金融時報》提出的質疑有其理據,但如同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所說,「一帶一路」建設是依照市場化原則與戰略發展決定,又受到跨地區、民族與政策的影響,變數本來就多,單用一年的數據並不能看出整體的趨勢。實際上,「一帶一路」是個宏大的規劃,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與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才能達成目標,而消除這種不信任與偏見,正是「一帶一路」能否成功的關鍵。

每一個國際合作的倡議,都會遭遇很多困難,就如今天的歐盟一樣。自2013年提出倡議以來,「一帶一路」的推動確實遭遇不少困境,其中很大一部分與國際社會的信任有關。在中巴經濟走廊的例子中,由於建設穿越爭議不斷的喀什米爾地區,印度不斷主張該建設具有地緣戰略意義,認為具有主權因素,而拒絕參與「一帶一路」。當地的宗教、民族與政治問題,都在為這項投資增加不穩定因素。

因此,很多人拿「一帶一路」與二戰後美國推出的「馬歇爾計劃」比擬,當時的「馬歇爾計劃」在幫助歐洲國家重建的同時,對這些國家的政治格局、經濟社會制度進行了重塑,但中國卻早在一開始就不斷聲明,提倡避免干涉沿線國家政治與經濟制度,促進各國以自身優勢發展,再通過貿易令雙方獲利,這在本質上就與「馬歇爾計劃」完全不同。

在投資與資金流向的問題上,外界的質疑早就是中國政府努力推動的政策方針,透過持續不斷的反腐敗與追查,必然能夠建立起外界對「一帶一路」投資的信心;儘管如今歐洲透過「一帶一路」對華貿易仍然存在大量逆差,但透過國內市場與政策逐漸開放,最終仍會實現互惠共贏。「一帶一路」的最終目標,並非指向中國,而是串連起發達國家與非發達國家,創造真正的互聯互通,讓停滯的世界經濟找到創新模式,並讓成果惠及所有國家。這個願景,需要靠著「信任」來實現。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