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採取系列措施

加強監測應對寨卡病毒
02/02/2016
18382
收藏
分享
加強監測應對寨卡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昨日舉行國際衛生條例緊急委員會會議,宣布最近在巴西發生的小腦畸形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群集事件,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衛生局昨晚宣布根據世衛組織建議,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寨卡病毒病及其可能併發症的監測應對。

寨卡病毒自去年起在南美多國爆發,其中在巴西已造成近4,000新生嬰兒出現先天性小頭畸形症。(互聯網圖片)

衛生局將密切留意各地疫情,以便採取適當防控措施;建立實驗室檢測能力,儲備足夠檢測試劑;呼籲臨床醫生留意有旅行史和疑似症狀人士,必要時作出檢測; 完成將寨卡病毒納入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表的法律草案,隨即啟動緊急立法程序;根據世衛指引加強小頭畸形等先天性畸形和格林——巴利綜合徵的監測;以及研究開展人群血清學調查。

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昨日表示,已針對寨卡病毒採取系列防控措施,並加強各口岸檢測,但暫時不會針對來自疫區人士採取特別檢測措施。他解釋,口岸檢測只是輔助防控措施,關鍵是醫生對染病人士要有警惕,以及控制病蚊的數量和密度,當局會與民政總署加強滅蚊工作,並已增訂300劑檢測試劑,春節前會運抵本澳。

為加強三地合作應對寨卡病毒病能力,廣東省、香港和澳門衛生部門前日下午舉行三地電話會議,就寨卡病毒病目前的傳播形勢、對粵港澳三地構成的潛在風險交換意見,三方一致同意加強三地的疫情通報和應對合作。

衛生局將採取一系列宣傳措施,包括各種媒體和旅行社等途徑,加強對巿民的宣傳教育。此外,將於下月開始和民政總署開展一系列宣傳和滅蚊工作,呼籲巿民注意清除積水及保護自己免被蚊叮咬,孕婦或打算懷孕人士應暫時避免到流行地區。

由埃及伊蚊傳播的寨卡病毒,早前在歐美國家大規模爆發,並有蔓延全球之勢,歐美近日出現不少新症,而台灣亦出現一宗案例,世衛組織預計,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感染人數可能達300至400萬人。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寨卡病毒的爆發是不尋常事件,據目前所掌握的證據,強烈懷疑病毒導致新生兒小頭畸型症,國際需要協調應對,馬上採取行動,但毋須實施旅遊和貿易限制。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