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港珠澳大橋工程一個里程碑的重大日子──拱北隧道貫通。誰會想像得到,一條由東至西長255米、在澳門關閘與珠海拱北之間「三不管地帶」地下開鑿的暗道,竟然花了施工隊五年長時間!而這條埋在每天30萬過關人次腳下的隧道,五年來從沒有影響過兩地通關,因為它根本不曾引起過人們半點注意。
然而,這條暗黑隧道,卻是港珠澳大橋最艱難的一段工程,泥土鬆軟兼海水倒灌,根本無法施工,但如果打不通這條255米長隧道,整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將無法連接珠海的道路網,千億工程勢將功虧一簣!但施工隊最後想出一套超乎想像的釜底抽薪方法,就是把整段地下泥土冰封起來,再逐寸逐寸挖掘……
拱北隧道是連接珠澳人工島及珠海西部道路網的惟一通道,意義相當重大。 (設計圖片)
這段255米長隧道,名叫「拱北隧道」,港珠澳大橋由西進入珠澳口岸人工島後,經拱北灣大橋進入拱北,但如何穿越拱北口岸,再連接珠海以西的道路網,是負責施工的中鐵十八局最頭痛的事,由於考慮到不能影響這個全國最大人流量的口岸,施工隊否決空中架橋,最後只能選擇進行地底挖掘一途。
據施工隊透露,「拱北隧道」只能在關閘與拱北之間的「三不管地帶」、由東至西開鑿,由於該處土質鬆軟,施工隊利用36根鋼管圈成一個巨大圓柱體, 圓柱體高21米, 闊19米, 橫切面面積達336平方米,據悉,這樣大的隧道斷面打破了世界紀錄。
為了將軟泥凍成硬土方便挖掘,施工隊將管道內變成零下攝氏17至20度的冰天雪地。 (互聯網圖片)
人造大冰桶 地下冰天雪地
挖掘工程的硬件雖然構想出來,但施工隊忽略另一個關鍵──地下水滲透及海水倒權,施工隊曾在20多米深地底,遇到每小時400立方海水湧入的險情,施工隊最後想出一個想天開的方法,乾脆把整個巨型圓柱體內的泥土冰封起來,再進行挖掘工程。
有內地記者早前由中鐵十八局帶領進入隧道採訪,地面是攝氏20多度,但進入地底後,氣溫即時下降至攝氏4度左右,原因是由36根鋼管圈經製冷機冰凍後形成的低溫,除了將整個巨大圓柱體變成一個「大冰桶」外,還將周遭空氣急劇下降。
拱北隧道位置關閘與拱北之間的「三不管地帶」,但並不影響關閘口岸過關人流。 (互聯網圖片)
每年電費人仔4,000萬元
據技術人員透露,「大冰桶」的溫度要長期維在零下17至20度,要不然不能軟土變硬,亦無法把周遭的地下水分隔開。當軟土變成凍土後,施工隊再利用鑽土機逐寸逐寸挖掘,據悉,一日只能挖幾十厘米而已,可見工程之艱辛。
另外,為了長期維持超低溫,製冷機器每天耗電十萬度,一年電費高達人民幣4,000萬元。整條隧道雖然只有255米長,人行不用五分鐘,但因為工程複雜異常,結果耗時五年,投入人民幣四億元,是一般隧道造價的40倍!
拱北隧道全長255米,但施工隊卻耗時五年才能將它打通。 (互聯網圖片)
三隧合一 年底與主橋合龍
「拱北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香港到珠海,下層是珠海到香港,除了口岸地底255米長外隧道外,還加上海域人工島明挖段及陸域明挖段,三段隧道合共總長2,741米。若再計算連接珠海前山河特大橋,穿越將軍山,沿南琴路兩側西行至洪灣,接入國家高速公路網,這一段被稱為港珠澳大橋的珠海連接線,全長13.4公里。
中鐵十八局副總工程師、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專案指揮長潘建立日前稱,「拱北隧道」的完工,成為世界施工難度最大,地質條件最複雜,周邊建築環境最密集的隧道之一。預計將在今年底前,與主橋一起具備通車條件。
施工隊昨日為港珠澳大橋拱北隧道貫道舉行慶祝活動。(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