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馬路霸主 今點綴旅遊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03/04/2017
46988
收藏
分享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三輪車跑遍半世紀貧窮繁華路

交通事務局日前為全澳58台私營三輪車進行檢驗,當中52台檢驗合格,六台缺席;新聞局昨日公布這一毫無趣味性的消息,相信並不會引起公眾廣泛關注。但58這個數字,卻是澳門過去五十、六十年來社會巨大變化的一道佐證,因為上世紀50至70時代,三輪車伕人數過千,全盛時期滿大街跑動的三輪車,有700多台,是推動澳門經濟前進的一台巨大人肉發動機。

「有力踩到冇力,冇力踩到乞食!」昔日腳踩三輪車的年輕小伙子,今日已是白髮蕭蕭,有些更是八旬之軀,生活坎坷潦倒。明愛總幹事潘志明稱,當年三輪車伕,瀟灑散慢,很多都是孤家寡人,若再染上惡習,不是睡露宿者之家,就是收工把三輪車往巷尾一泊,以車當床,隨處為家。三輪車在兩岸四地中,只有澳門僅存,但亦已成為點綴旅遊業的一道另類風景線;潘志明昨日受訪時稱,政府若要扶持這行業,千萬不要以可憐態度對待,因為每個行業都其尊嚴,三輪車雖是夕陽行業,但當年卻是揮一額汗、賺一分錢,讓人敬重的勞動階層。

新入行的三輪車伕,最年輕的都逾50歲,由於入行門檻低,不少退休人士都願意嘗試。 (梁燦旭攝)

在澳門眾多特色旅遊元素中,不得不提人力三輪車,上世紀50至70時代,一整列停在葡京酒店、外港客運碼頭、媽閣、噴水池一帶的三輪車,是的士以外最受旅客歡迎的交通工具,幾塊錢的車資,沿途盡覽濠江賭城的獨特風采,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經驗及享受。

上世紀50至70時代,是三輪車的全盛時期,滿街都可見三輪車載客的熱鬧情況。 (互聯網圖片)

不少三輪車伕幹到年邁都照樣載客,圖為當年一名白頭老車伕在紅街市等客。 (互聯網圖片)

昔年澳門車少馬路亦寛,三輪車是市民一種重要交通工具。 (互聯網圖片)

坐三輪車遊濠江的浪漫

據資料顯示,本澳全盛時期有三輪車715台,從業員逾千人,時至今日,全澳只剩下58台。明愛總幹事潘志明(下圖)昨日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稱,時代變遷,現在人們只將三輸車當作是旅遊觀光的一種工具,但在當年,三輪車是肩負起本澳交通的一大重任。

潘志明指出,昔年澳門人口只寥寥30餘萬,人不多車亦少,三輪車可謂大派用場,由葡京輻射出新馬路、媽閣、沙梨頭一帶,坐三輪車最是方便,而且其他司機見三輪車車速慢,亦不會「響按」催促,即使時至今日,三輪車在馬路中行駛亦甚少受到歧視,這應算是澳門駕駛者獨有的一分風度。

在葡京酒店門外,經常有多台三輪車待客,一般收費約100元。 (梁燦旭攝)

業界要補助非救援

雖然三輪車今日定位已變,但潘志明認為,三輪車是澳門一份寶貴的旅遊資產,政府應好好珍惜及運用,惟補助非救援,應以尊重為首要,例如提供維修三輪車的補助,因現時修車費用高昂,動輒數百元,大部分車伕未必負擔得起,卻不必以可憐、同情態度對待,因行行都有其尊嚴,只要對三輪車行業給予尊重,讓其繼續發揮所長,就已足夠。

交通事務局規定三輪車每年須定期接受檢驗,今年58台中有52 台檢驗合格。 (交通事務局圖片)

中年入行仍叫年輕

其實,目前三輪車行業已不斷有新血注入;潘志明笑說,所謂新血,都是40多50歲的中年人,由於一程觀光旅遊收費百多兩百元,收入有空間,一個月平均也有萬多元收入,且工作時間自由,駕三輪車又不用考牌,所以陸續有人入行。至於踩不動三輪車的老前輩,則和旅遊局簽訂協議,專在旅遊景點給旅客「擺甫士」拍照,倒也是三贏局面。澳門三輪車工會理事長何華福入行20多年,因緣際會在朋友介紹下入行。何華福表示,因為當年可以選擇的職業不多,而且三輪車入行門檻低,70至80年代最「好景」,最高峰時700多台三輪車一齊開工,場面非常震撼。惜現在只餘下58台,據他所知,當中30多位是全職司機,其餘的都是兼職。

入行20多年的何華福稱,三輪車目前已成為點綴旅遊的一項角色。 (梁燦旭攝)

開三輪車 退休不求人

三輪車在澳門已成為一種特色文化,不少內地客也願意花錢去體驗傳統人力車的滋味。何華福指出,三輪車一程最低消費要100元澳門幣,生意好時一天可以踩上四、五次來回,但遇上生意淡泊或下雨天就「開工都冇人幫襯」。三輪車說得動聽叫自僱人士,但實際上是「手停口停」,何華福說,不時會有年輕一輩入行,但他口中的年輕人,其實都是50多歲的中年男人。

對於三輪車行業的式微,何華福認為「冇得可惜」,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即使可惜亦不能強求。他指現時不少司機都是退休人士,最年輕的50多歲,最老的70多歲亦大有人在,他表示自僱人士的好處是想「做到幾時就幾時」,有部分兼職司機都是因為夠自由,只要有一部三輪車,向政府部門登記,就可以踩出街。

胡景光:最好不駛出馬路

對於三輪車如何保留及運用,澳門旅遊業議會理事長胡景光(下圖)認為,本澳的三輪車有一定的保留價值,但應單純作為富有本澳特色的旅遊產品,例如在休閒旅遊區如海濱長廊、科學館及旅遊塔一帶行駛,讓旅客「過把癮」便可,基於道路安全理由,卻不應將其作為一種在馬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