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大樓外22日發生恐怖襲擊,一名男子駕車在國會附近撞向多名途人,之後企圖闖入國會大樓並殺死一名警員,最後被警方擊斃。事件至今共造成包括被擊斃的兇徒在內四人死亡,28人仍然留醫,警方已逮捕七名嫌犯。事發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宣稱對恐攻負責。首相文翠珊誓言不會向恐怖主義屈服。
英國倫敦22日遭遇2005年倫敦爆炸案以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 (法新社圖片)
據法新社報道,疑犯於當地時間周三下午,駕駛灰色現代汽車在西敏橋上衝上行人路,造成多人受傷後,繼續駛到國會大樓外,撞向大樓的圍欄。疑犯隨後下車,手持兩把利刀企圖闖入國會大樓,並刺傷一名警員。多名警員趕到,向疑犯的胸部連開三槍,疑犯受傷倒地,隨即接受急救,稍後證實死亡。遇刺警員及兩名途人稍後亦證實不治。據警方確認,殉職警員為48歲的帕爾默(Keith Palmer),加入警隊已15年,但他在執勤時並無配備武器,亦沒有能力制服手持長刀兇徒。
英國反恐部門周四舉行記者會,指派出數百名警探,尋線前往六個不同地點搜查,已經逮捕七名疑犯歸案,但警方仍認為兇犯是單獨作案。警方將遇難人數由最早公布的四人下修為三人,包括帕爾默、一名40多歲的女子和一名50多歲的男子,至24日再增多一人,為75歲的英國男子。受傷的途人來自11個國家,當中包括11名英國人、三名法國人、四名韓國人、一名中國人、一名意大利人及一名美國人等。
據報,一名女途人懷疑為了閃避兇犯高速衝撞的汽車,從橋上跌入泰晤士河。她被救起時仍然生還,即場獲醫護人員急救。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對事件表示遺憾,形容自己的「禱告及深切慰問」會與所有受影響的人同在。
文翠珊斥恐襲病態卑鄙
今次是自2005年造成56人死亡的倫敦炸彈襲擊以來,英國最嚴重的恐襲事件。事發時,首相文翠珊正身處國會大樓內,她隨即被多名便衣警員送回首相府主持大局。文翠珊其後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特朗普譴責襲擊,並承諾支持英國應付恐怖主義。法國總統奧朗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都表明,與英國團結一致。
英國首相文翠珊表示,任何企圖透過暴力破壞英國價值觀的行為,都將以失敗收場。 (CFP 圖片)
國會於周四重開,並舉行了一分鐘的默哀儀式,悼念遇難者。文翠珊於國會上痛批恐襲「病態且卑鄙」,並將英國受威脅級別升至「嚴重」。她又指所有企圖透過暴力破壞價值觀的行為將會失敗,並鼓勵英國人說:「面對恐襲,我們仍然無懼!」她續指,警方已確認兇徒身份,是一名英國出生的男子,更曾經因其極端暴力行為而受到情報部門軍情五處(MI5)監視。IS同日透過組織的通訊社表示,施襲者是他們的戰士,對襲擊承認責任。
國會軟肋:警衛竟無佩槍
英國政府近年持續加強反恐及保安措施,仍不能令倫敦變成「零恐襲」城市。在英國國會附近發生恐襲前幾日,倫敦警察廳就進行演習,模擬恐怖分子在貫穿倫敦的泰晤士河劫持人質,從水路發動恐怖襲擊。不過,警察廳未曾料到,這次「獨狼式」恐怖分子就從陸路進攻,更企圖攻入國會,造成更嚴重傷亡。
英國《泰晤士報》引述安全部門指,目前已經有很多安全措施,對保護較少人流地方,包括首相府。但針對國會的話,相關安全措施就難以奏效,皆因國會進出人群川流不息,難以完全確保安全。
據悉,遇難警員帕爾默他把守的國會大門,一般情況下只有兩名警員負責保安。由於文翠珊與其他官員的座駕不時在此出入,大門保持長期開啟狀態。在野工黨國會議員克雷形容,此大門是國會唯一的弱點所在,應盡快改善。另一保守黨議員施志安亦指,國會車輛進出大門,由沒有配備武器的警員把守,令人感到奇怪。
而目前手持國會通行證人員,無論是議員還是記者,進出國會都毋須進行安全檢查,如同無掩雞籠,國會安全性備受質疑。倘若今次兇徒襲擊目標直接是國會,恐怕造成更大傷亡。
英國國會恐襲事件簿(英國當地時間)
衝撞約2時40分,一輛黑色四驅車沿著西敏橋連續衝撞路人。
棄車衝過西敏橋後,車輛撞擊國會大廈圍欄。兇徒棄車。
槍響約2時55分,兇徒企圖闖入國會,在車道上殺死一名警察,隨後被擊斃。
持刀闖入國會範圍內被擊斃
襲擊者駕車衝撞國會圍欄恐襲約4時50分,英國警方宣布事件屬於恐怖襲擊。
議員勇救警員 成國會英雄據了解, 警員帕爾默被兇徒刺傷後,倒地無援。除了其他持武器的保安人員外,其他途人和議員都跟從指示疏散到安全地方,唯有曾是軍人的東伯恩茅斯議員埃伍德(Tobias Ellwood)不顧險境,跪在帕爾默身邊,為他施行人工呼吸,又用手按著他身上的傷口,減少血液流失。當時多名警員站在埃伍德身旁,而被警員開槍擊倒的疑兇正倒臥在不遠處,仍未確定現場是否安全。稍後,救護人員到場接手為傷者急救,警員便護送埃伍德離開現場。
埃伍德此舉成為了國會英雄,與他相識20年的保守黨議員艾菲耶稱,當時警員指令他們迅速離開,但埃伍德仍不理會,以相反方向衝往現場。另一名保守派議員賀列特和自由民主黨黨魁法倫都稱讚埃伍德的行為是「英雄的表現」。
保守黨議員埃伍德勇救受傷警員,被視為是本次恐攻中的英雄人物。(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