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廢物處理量驚人 反思生活方式

大學生參觀垃圾焚化中心
03/03/2017
29407
收藏
分享
大學生參觀垃圾焚化中心

一眾「大學生綠領計劃2017」學員上周六參觀澳門垃圾焚化中心及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了解本澳對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的末端處理工藝流程,以及市民產生垃圾的現況,共同反思減廢減排的生活方式。有大學生尤其關注危險廢物的緊急應變措施,認為廠房早期規劃的危機應變方案應加以優化,以防意外事件對鄰近地區,或未來新城填海區造成嚴重污染。

環保團體「綠色未來」組織大學生參觀垃圾焚化中心,導賞員與活動負責人及參加者合照。(綠色未來圖片)

是次「大學生綠領計劃2017」由環保團體「綠色未來」主辦、澳門理工學院協辦,並獲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和澳門基金會贊助。

為向學員提供認識本澳環境狀況的機會,活動將一連五個星期舉辦「二打綠遊學團」,帶領學員到本澳各區走訪認識、多方位探索綠色元素。學員日前到澳門垃圾焚化中心及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參觀,在技術人員專業的導賞下,以多媒體、流程模型、設備參訪等形式,認識焚化站的運作流程、處理工藝及對廢物廢渣的安全管理。

有學員驚嘆本地垃圾量已達每日1,000多公頓,平均每個澳門人一天製造近兩公斤垃圾,數量驚人。澳門雖以焚化方式燒燬垃圾可大大減容,但現時堆填區已飽和,末端處理的方式畢竟是不可持續,源頭減廢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方法。

當中亦有不少學員關注本地特殊和危險廢物,有學員認為,較早前把農曆新年過後賣剩的煙花爆竹,以銷毀方式處理並不環保,該物品屬特別危險品,特殊和危險廢物站即使未能於廠房銷毀,亦可就此向政府提出環保處理的建議。

另有學員就特殊和危險廢物站的危機應急措施表示關注,認為廠房除了要著重預防危機事故外,亦應優化其危機處理和復原等重點措施,以防意外發生而造成的二次危機。

活動負責人霍惠平表示,學員在參觀本澳環保基建時,表現積極好奇,反思良多。而導賞人員強調,垃圾堆填對土地的影響不可逆轉,稱現時鴨涌河公園便是昔日堆填區,堆填過後的土地不適合打樁建築,只能退而求其次作公園和球場等用途,令學員深切明白「源頭減廢」對環境的深遠作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