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問題,政府研究多年迄未出臺解決方案,澳門目前每日生產逾500 公頓廚餘,春節期間,家家戶戶無不大魚大肉,酒店餐館茶樓酒家食肆無不顧客滿堂,廚餘肯定會大幅增加,為堆填區及垃圾焚化爐帶來沉重負擔,處理廚餘問題令社會關注,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張淑玲建議當局盡快以經濟手段,按量徵費,達到減廢目標。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在立法會上承認, 澳門生活垃圾中,40%是廚餘, 世界罕有,但對目前試驗性質的廚餘回收計劃何時全面落實,坦言沒有時間表。廚餘回收在社會討論多時,政府2014年底委託專業顧問公司,對澳門廚餘狀況進行研究分析,顧問公司早於2015年底已向政府提交研究報告,但當局仍在對報告進行分析研究,迄未公布結果及未來處理廚餘措施。
當局在2015年月曾表示,正就澳門總體廚餘的處理策略進行研究,依照本澳實際的廚餘產出狀況,研究及評估最佳的整體處理技術方案。有關研究預計於2016年第二季內完成,以助訂定澳門整體廚餘的短、中、長期處理規劃,但一年過去,澳門整體處理廚餘規劃仍未出臺。
隨著本澳「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逐步投入、大型酒店相繼投入營運,澳門作為以服務行業為主的旅遊城市,加上人口密度高,每日產生廚餘必定有增無減,大量廚餘為本澳帶來日益沉重的廢物處理壓力。
廚餘數量與日俱增,問題嚴峻,近日社會有意見促請政府有關部門盡快採取經濟手段,按量徵費,盡快制訂措施,以「用者自付」原則,由相關場所承擔廚餘的處理費用,透過經濟誘因增加額外成本,推動源頭減廢,共同提升環保責任。
本澳土地匱乏,擴建或新建廢料焚化設施非根本解決辦法,政府應持續檢視和優化廚餘處理措施,提高處理能力,加大對廚餘回收再利用,逐步推動廚餘分類、減量,減輕處理壓力。
資源分類回收與環保工作關係生態環境、居民健康,廚餘主要成分為有機物,容易分解腐爛,處理不當,對居民健康和環境衛生構成潛在威脅。處理廚餘政策遲遲不落實,反映政府的態度與責任問題。澳門市民環保意識日漸高漲,不少人深感憂慮廚餘帶來對環境及市民健康的危害,政府應快馬加鞭,制定具體政策和措施,落實廚餘回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