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隆跨年夜發生大規模性侵案,當局證實案犯疑為來自北非與中東的難民,之後瑞典亦爆發類似難民犯罪案件,令一股反難民情緒在歐洲快速蔓延。歐盟本周一召開外長會議,討論下周在瑞士舉行的敘利亞和談及難民問題,希望可以加速敘利亞各方以對話化解分歧,徹底結束內戰,從根源上解決歐洲難民危機。
英國外長夏文達早前在土耳其造訪當地一所難民營。(CFP圖片)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外長周一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今年首次會議,重點討論下周一聯合國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敘利亞和談。多國外長認為,敘利亞各方必須透過對話及外交手段化解矛盾,歐盟將在確保和談順利進行的過程中,擔當重要角色。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指出,歐盟認為獲得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應該下台,但和談的首要任務是各方取得共識。
敘利亞自2010年爆發內戰後,有一半以上人口流離失所,逾400萬人逃往國外成為難民,從而令歐洲去年爆發難民危機。
波蘭總統杜達(左)和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歐盟外長會後舉行記者會。(法新社圖片)
德國加速遣返難民
據德國內政部預計,2016年將有100萬難民及非法移民試圖經由土耳其進入歐洲。備受難民問題困擾的德國政府周一宣布,將北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及突尼斯列為「安全國家」,意味來自這些國家的難民將難以在德國申請庇護,會立即被遣返當地。當局表示,如果這些北非國家不願意接回被遣返的難民,將不會獲得德國提供的發展援助。
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接收難民一直採取開放態度,但科隆在除夕夜發生大規模性侵事件,令國內出現強烈反難民聲音。德國警方周一正式拘捕一名疑犯,是首名被捕的涉案人士,據報疑犯是26歲的阿爾及利亞裔男子。他涉嫌在除夕夜當晚,撫摸一名女性及偷走她的手機。
各國將出台限難民政策
巴黎恐襲及科隆性侵案後,歐洲人排斥難民情緒不斷升溫,為各國政府亦帶來不小壓力。英國首相卡梅倫日前表示,將強制要求抵達英國的難民在兩年半內通過英語測驗,無法通過測試的難民將會被遣返,英國政府亦會自今年10月起,對持配偶簽證來英國的難民進行測驗,檢驗其英語程度是否改善。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卡梅倫周二還表示,他將支持立法,給予學校及法院權力禁止穆斯林女性在特定公眾場合佩戴全罩式頭巾。
在荷蘭,極右自由黨領袖維爾德斯近日上載新影片,批評科隆事件是「性恐怖襲擊」和「性聖戰」,並呼籲當局向所有來自伊斯蘭國家的尋求庇護者關閉邊境,並建議將難民的活動範圍限制在難民中心,以保護國內的女性。事隔數小時後,有1,000人在荷蘭海斯鎮示威,抗議當局在當地設立難民收容中心,並和警方爆發肢體衝突。
德國巴伐利亞州長將載滿難民的巴士,開到柏林默克爾辦公室,對其難民政策表示抗議。(CFP圖片)
從地獄逃往地獄?難民難融入歐洲社會
近日在歐洲各地不斷發生的難民犯罪事件,令曾經張開雙臂接納難民的歐洲人對人道主義信念的堅持,產生了動搖。尤其是早前在瑞典布魯比一間小學,發生15歲立陶宛籍少年被14歲敘利亞難民同學刺死事件,令一向被稱為「難民天堂」的瑞典出現一股排斥難民的思潮。
被敘利亞少年殺死的15歲立陶宛籍少年阿歷克斯,父母為工作暫居瑞典。(互聯網圖片)
《瑞典晚報》報道,被指為兇手14歲敘利亞少年的父親指出,兒子因難民身份遭同學霸凌很長時間,而「學校卻甚麼也沒做」。死者少年的父親則稱,兒子為阻止敘利亞少年性騷擾女學生,與他結仇,敘利亞少年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揚言報復。
發生在瑞典的悲劇,反映歐洲現在面對的困境。難民為逃離戰火,來到心目中的天堂歐洲,卻長期身陷擁擠不堪的難民營中,等待當局審核身份,之後更要面對歐洲對穆斯林的普遍歧視,不僅難以找到工作機會,在尋找住房、子女入學時,亦要遭受不平等的對待。要如何在不激起本地民怨的同時公平安置難民,成為一向標榜「包容、自由」的歐洲各國政府,所面對的最棘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