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撲克市場回暖

德州撲克首季收入創新高
29/04/2025
5787
收藏
分享
德州撲克首季收入創新高

根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DICJ)最新公布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澳門德州撲克(Texas Hold’em Poker)總博彩收入(GGR)達到2.42億澳門元(約合3030萬美元),創下自2008年該局開始單獨統計德州撲克以來的季度新高。這一成績比2024年首季錄得的2.35億澳門元增長3.0%。

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今年首季度數據顯示,貴賓博彩毛收入達144.57億澳門元,按年增長0.55%,按季則增長3.32%,並佔整體博彩25.07%。季內直播混合遊戲及德州撲克的毛收入則錄得季度新高,分別達12.14億元及2.42億元。當中直播混合遊戲及角子機通常同時可參與骰寶、廿一點及輪盤,消費相對賭枱低及大眾化,間接反映經濟及一般下注者消費能力。

至於近年收注保持高企的博彩機亦即角子機,季度錄得毛收入達32.74億元,收入繼續多過俗稱「大細」的骰寶之21.31億元,按年增長1.74%,按季則跌2.88%。

多個德撲專區陸續關閉

其中,德州撲克常被視為更吸引年輕人的博彩遊戲,據博彩業傳媒GGRAsia報道,德州撲克在澳門歷經大起大落,2019年全年收入4.46億澳門元後,2020年因疫情暴跌至3,500萬澳門元。隨著旅遊復蘇,2023全年收入衝上8.83億澳門元,改寫歷史新高。業界人士分析,雖然抽水模式(rake model)使該項目利潤率低於其他賭檯遊戲,但能有效吸引年輕族群及國際客源,成為賭場重要的行銷工具。

不過,據GGRAsia實地調查卻發現,去年重啟的多個德州撲克專區近期陸續關閉。其中,澳門美高梅原設於主場的專區,已於3月改為滬式餐飲區,新濠博亞旗下「上葡京」的撲克區,4月中旬確認停運。目前僅剩永利澳門主場、威尼斯人及美獅美高梅等少數場館維持運作。

人均消費貢獻度不及百家樂

有分析師指出,德州撲克需大量專業荷官與場地,但人均消費貢獻度不及百家樂等高收益遊戲,在人力成本高漲下成為首波調整目標。不過亦有觀點認為,此舉可能削弱澳門對千禧世代客群的吸引力,尤其當新加坡等競爭對手正積極發展撲克賽事生態。

澳門博監局表示,賭場調整遊戲組合屬商業決定,只要符合發牌條件,當局不會干預。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