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BC》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的前100個交易日,美股表現創下自1970年代以來最糟紀錄之一,僅次於前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第二任期初期。
據CFRA Research統計,自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職至4月25日收盤,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7.9%,成為自1973年以來表現最差的總統百日開局之一。當年尼克森為對抗通脹推出一系列經濟措施,最終導致美國陷入1973至1975年的衰退,並因水門案於1974年辭職。
一般而言,美國總統上任後的百日平均可帶動標普500上漲約2.1%。此次特朗普的急跌表現,與過往歷任總統形成鮮明對比。
選後行情轉為貿易戰陰影
特朗普於2024年11月勝選後曾一度提振市場信心,標普500指數自選舉日至就職日累計上漲3.7%,創歷史新高。投資人原寄望這位商人出身總統將推動減稅與放寬監管政策,促進經濟繁榮。
然而,上任後的特朗普迅速推行具爭議性的政策,尤其在貿易領域立場強硬,引發市場對通脹升溫與經濟衰退的憂慮。4月初,特朗普宣布對多國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引爆市場恐慌,標普500指數在短短兩天內重挫10%,一度跌入熊市區間。儘管隨後關稅政策延後90天實施,暫時舒緩壓力,但投資人信心仍未全面恢復。
截至上周五,標普500指數報5,525.21點,基本抹去選後以來的所有漲幅。市場分析師指出,當前反彈可能僅是熊市中的短期回升。
經濟學人:帶來持久傷害
《經濟學人》評論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頭100天堪稱本世紀以來影響最深遠的總統開局。他推動了一項旨在徹底改造美國經濟、官僚體系、文化和外交政策的革命性計畫。無論最終成敗,目前已對美國社會與國際地位造成了深遠影響。
報道指出,特朗普施政初期以行政命令狂飆,涵蓋能源、教育、移民及多元文化等多個領域。雖然這種「狂轟亂炸」策略成功讓政策快速落地,但也導致政策執行缺乏穩定性,激化市場與國際社會的不安情緒。
特朗普內閣高層強調,新頒布的移民政策有效減少南部邊境非法越境人數。然而,過度依賴行政命令,也讓美國政治生態朝向極端與不穩發展,市場對未來政策方向充滿疑慮。
政策不確定性衝擊全球經濟
在經濟政策方面,特朗普對外揮舞關稅大棒、對內承諾減稅,但減稅措施尚未落實,關稅戰卻已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打擊。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並警告貿易緊張局勢升級與政策不確定性正嚴重拖累國際經濟。
華府智庫普遍對前景悲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TE)分析指出,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率恐僅0.1%,第三季更可能出現經濟衰退,並預估未來一年內爆發大蕭條的機率升至40%。
但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短期內貿易戰風險與政策不確定性仍將籠罩市場,反彈空間有限。特朗普將於美國時間29日在密西根州舉辦百日就職慶祝活動,屆時預料將大力宣揚施政成果,然而外界對其改革成效及經濟影響仍持審慎態度。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