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五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既立足當下,又着眼未來,為全面推進澳門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夯基蓄勢,勾勒出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幸福澳門四大願景的行動圖。
為實現“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奮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首項施政重點,報告提出透過完善經濟治理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加快培育和發展重點新興產業、結合澳門實際發展新質生產力、綜合施策提升社區經濟活力等六大任務,切實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報告提及,特區政府將推出“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幫助中小企業減輕銀行貸款利息負擔,增加資金流動性,緩解資金壓力,相信此舉有效增強中小企業的存續能力,讓中小企在急速轉變的市場和複雜的外部環境下有喘息空間。唯中小企在過去數年已欠下政府及銀行不少債務,借上借也許能獲得一時周轉,在全球形勢經濟持續下行下,中小企的債務亦難得到完美的解決方案。因此,該措施仍不失為一個支援中小企業的折衷方法。
同時,報告聚焦中小微企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需要,藉設立檢討營商法規工作小組、優化行政程序和推出“三層式”支持方案等,為中小微企減負紓困,而包括“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在內的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相關長遠規劃將穩住中小微企和投資者對澳門市場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小微企融資問題愈發突出,倘若當局未來在加大引入私募投資基金的工作中,能夠引入到有利澳門產業發展的私募基金,將進一步助力中小微企在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並有助於建立更多元的投資者結構。
當前,促進社區消費良性循環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期望當局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分析數據留住居民消費,也要把握拓展國際客源和吸引優質會展落戶的契機,將旅客引流至更多區域。此外,消費活動、文藝展演和打卡點等在社區遍地開花,當局宜繼續完善步行網的建設,配合Citywalk的風潮,讓居民和旅客在社區中對澳門有更深厚的認識。
總括而言,施政報告內長短兼顧、標本兼治的一系列舉措,將推動澳門經濟多元發展見行見效。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副理事長 李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