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釋放對華關稅政策軟化信號及緩和美聯儲政策壓力的雙重利好下,美國股市連續第二個交易日顯著上漲,三大指數集體收高,暫時緩解了投資者對貿易緊張局勢和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與此同時,美國長期國債標售數據顯示外資需求穩健,部分抵消了市場對「拋售美債」的疑慮。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大幅降低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部分商品稅率或削減超50%,以緩和美中貿易摩擦。此消息推動市場風險偏好回升,道瓊斯指數收盤上漲1.1%(超400點),標普500指數漲1.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表現最佳,漲幅達2.5%。科技股領漲,特斯拉儘管季度利潤不及預期,股價仍上漲5.3%,CEO馬斯克表示將減少與特朗普政府的合作,但未影響市場情緒。
不過,漲勢在午後有所收窄。彭博社援引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的澄清稱,特朗普政府「未計劃單方面降低對華關稅」,顯示政策調整仍存不確定性。分析師指出,市場波動反映投資者對貿易談判進展的敏感,任何實質性進展都可能成為後續行情催化劑。
避險資產回落 美元比特幣齊升
隨著風險資產回暖,避險資產黃金期貨價格從週二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高點回落至3,300美元下方。美元指數小幅走強,而比特幣延續漲勢,突破94,000美元關口,顯示部分資金仍流向另類資產以對衝潛在波動。
債券市場方面,10年期美債收益率收於4.385%,脫離日內低點。儘管近期美債收益率飆升引發對外資撤離的擔憂,但美國財政部最新公佈的4月公債標售數據提供了樂觀信號。
外資持債需求仍強
美國財政部公佈,4月8日至10日,美國財政部標售3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適逢特朗普政府加徵關稅後美債收益率急升,市場一度擔憂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興趣減弱。然而,數據顯示:10年期國債:外國和國際機構得標比率達18.4%,高於3月的13.9%;30年期國債:外資佔比10.6%,亦高於3月水平(但略低於2月)。
財政部長貝森特此前強調,外資本月對長期國債的需求「實際增加」,收益率上升主因市場去槓桿操作而非外資拋售。此外,主要交易商(primary dealers)在10年和30年期國債中的得標比例顯著下降,表明其他類型投資者(如基金)參與度提升,進一步印證市場承接力。
不過,三年期國債標售結果遜於預期,反映短期觀望情緒,也間接導致後續長期國債收益率進一步攀升。分析人士認為,若貿易緊張持續緩和,美債市場或逐步趨穩。 (編輯部)